淘 宝 网二手电商能淘“宝”也有“坑” 网购时这几点要贯注

从二手书、二手手机到二手服饰、二手香水、二手母婴用品,随着专门售卖二手商品的电商平台发展,曾经人们眼中的“旧货”,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这些平台上的商品种类丰富,不仅价格划算,还能淘到不少新鲜玩意儿。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二手电商平台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交易渠道,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前不久我在二手平台上,花了两百多元买到了半瓶已经停产的一款法国香水,整瓶的香水在市场上已经炒到2000多元一瓶了。”家住南开区的曹女士“淘”二手商品经验丰富,但也遇到过不少“坑”,“有一次我在二手平台上花几百元买了一把一线品牌的雨伞,结果发现质量很差,和网上几十元一把的仿单一样。”在本市一家外企工作的陈女士也称,曾在二手电商平台买过别人转让的意大利品牌衣服,到家一看衣服有破损,联系卖方始终未能解决。

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二手电商平台存在的个例。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二手电商平台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二手电商的监管比较松散,时常发生不对等的交易行为,且不遵从7天无理由退换货等交易规则,从而在后续的交易中发生争议,建议平台商家、用户建立严格的实名认证制度。其次是很难建立可信赖交易场景。平台的粗放管理,售假、贩假、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事件频出,除了常见的消费问题,二手交易中涉及交易安全、网络欺诈的问题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其中用户因脱离平台交易而遭遇诈骗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还有不法分子常用诱导用户直接转账、更换链接、线下支付等交易陷阱致消费者受骗。另外,平台售后保障机制缺失。平台方必须升级自身的审核系统,加强审查和处理,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不遵守交易规则的商家或消费者,应建立信用惩罚机制。

规范二手电商市场,不仅需要相关法规的不断健全,电商平台也需担负更多的责任。蒙慧欣认为,净化二手电商乱象,提高卖家的准入门槛是首要的,要对二手卖家的资质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对身份也应进行实名认证。同时,平台应当加大对商品的检查力度,保证商品货真价实,对于有售假行为的卖家,加强惩罚机制。平台还应升级自身的审核系统,加强审查和处理,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网上买二手商品时,如何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蒙慧欣建议市民,在选择物品时,一定要留意对方是否实名认证,信用等级是否高,有问题直接通过交易平台沟通,避免使用第三方通讯软件。对方发送过来的交易链接,一定要仔细甄别是否为钓鱼网站。线下交易风险高,如果一定要线下交易的话,选择自己熟悉的地点,在付款前做好检查。收到快递后一定要先验货,确认无误之后再签收。最重要的是,尽量避免先行付款或者通过其他支付方式将钱打入卖家手中,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