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出了个“乱罚款”新规被用户和商家骂惨了_taobao

近日,有不少淘宝卖家在微博上吐槽,呼吁大家千万不要点“催发货”,否则商家会被罚款。

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这个功能只是一个提醒工具,经常没到发货时间就去点一点,以此来督促商家早点发货。

除非这个产品确实显示“全款预售”,否则,哪怕商家在商品标题、商品详情中写明了发货时间和工期也没用,依然会被罚款。

而像汉服、绘本、手办等部分商品具有特殊性,需要一定工期,并且具体时间很难保障。

所以通常情况下,商家会直接在标题或者商品详情页里说明大概需要的工期,并不会像部分预售商品一样在后台设置好预售的发货时间。

卖家在收到“催发货”的投诉之后,需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与买家商量发货时间,否则就会直接罚款。

至于罚款的金额,需要向买家赔付实际成交金额的5%taobao,且赔付的金额最高不超过30元,最低不少于5元。

看到这里,一切都还很科学,毕竟拖着不发货的商家,确实应该好好整治一下了。

首先,据淘宝商家所说,“催发货”的信息只会在电脑端提醒,但大多数小商家都是使用手机端。

也就是说,在收不到提醒的情况下很难按时处理,罚款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更重要的是,就算卖家与买家协商成功,同意了延迟发货的时间,已经产生的罚款也是不会退的,平台收了也就收了。

不仅如此,在顾客与商家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发货”两个字,平台还会出现一行“催发货”的小字,来诱导顾客点这个键。

一边收着商家交上来的罚款,一边默不作声地将矛盾转移到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

据阿里巴巴集团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今年的前三个月,淘宝成立19年以来首次季度GMV(成交额)下滑。

以阿里、美团、拼多多、京东为例,来看各家公司最核心业务的佣金收入,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四大平台分别为:

四大平台佣金加起来达1128.3亿元,阿里巴巴一家就占据了56.3%,平均每天的佣金收入达到了7亿元。

如此高昂的佣金收入,也难怪让网友直呼,全中国的零售商家,都在给平台打工,这是妥妥的“平台税”。

在变通不大的规则之下,“差评师”都可以成为一种职业,很多中小商家就只能吃了这个暗亏。

最近逛淘宝或许会发现,有不少商品原本有现货,却仍然被设置成了“全额预售”,或许也是商家为了规避风险的手段之一。

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个规则看似是为了消费者好,但过于死板的执行,在无形之中也让顾客承担了部分代价。

如今,淘宝既要面对同行拼多多、京东的竞争,也要面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冲击。

成交额已然下滑,而越来越严苛的规则,或许也会成为倒逼中小商家出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