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监听耳机插在电脑上怎么没声音(akg监听耳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监听耳机插在电脑上怎么没声音,以及akg监听耳机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电脑声卡K歌怎么选购实用的监听耳机?

为一个也是从学生摸爬滚打自己买设备折腾出来的现如今从业者,应该有一些话语权,设备的挑选涉及到个人喜好和成本,尽量做到一分价钱一分货并且符合你需要的风格是很重要的。我从两个方面说说。

这个价位个人觉得从千元级别才算是一个能用的监听耳机,也是各个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早年间的森海的HD280PRO AKG的271 SONY的7506都扎堆在这个价位,这个价位的耳机整体来说都是在中高频频响上能达到一定水平,在声场的体现和和低音上都有一定的硬伤,其中的异类是AKG 240DF,这个600欧的大变态和300欧的森海的HD2502,都是在纵深和声场体现上远超同价位耳机,但是基本上没有一个高功率的耳放很难让这两个耳机正常发声,几乎秒杀一切声卡自带的耳放,唯一一个能推动的是TC的声卡,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TC耳放功率远大于其他声卡,能应付300欧的耳机。

低端的K66等等,包括SONY的V300(我曾经用过两年)等等都不在考虑范围,不是洒狗血的染色,就是能表现的频响太有限,再直白点就是听这样的耳机对于一个爱好者乃至从业者都是有害无益。后来出的低阻版的240s也是可以用的,现在不论是272,271MK2都算是升级型号,大概定位都没有变不做赘述。用好些的设备是没有错的,做混音这行我也说用什么DAW用插件还是台子都没有一套优质的监听系统重要,听不到就永远不可能做到。(以上出现的所有型号都长时间用过,没听过的不做评价).

再往上我比较推荐性价比比较高的价位在2k到3k这个价位,我依然说臭大街的型号,比如我现在用的森海HD650,AKG的K701和K702,这些耳机在声场纵深和低频响应上都对比千元级别有长足的进步,再往上就陷入了所谓的一分钱一分货,5分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的境地,性价比就有限了,再再往上棚里用的STAX(现在被漫步者收购了……日本高端品牌)两万多的静电振膜,我跟我的650做过AB对比,好是会好一些,但是这部分好远达不到惊艳,个人认为也没比要为了这点提升花10倍的价格,终究从业者都是贫穷到只能务实的。

2、风格

市面上的风格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大体按三个方向,森海AKG这种欧系耳机的传统路线是我的最爱,低频一概宁缺毋滥,曾经也是欧洲录音的行业标准,整体设计取向上也不愿意有更多特殊的声音。其实所谓的没有风格的好比做什么风格都难。歌德拜亚这些性格比较强烈,所谓比较HIFI流一些的耳机,我也用过一些型号给我的感觉就是我说不出有毛病,但是作为混音用我总是无法判断音色,但是AKG和森海的基本可以无缝切换,可以说歌德拜亚这类在声音设计上有他们自己的取向和需求,但是潜移默化,很隐蔽不容易有怪声。最讨厌的就是SONY,典型的日本人的BAD TASTE,接触过他们不少录音混音师,洒狗血的无视失真的限制器,超级亮疯狂提升超高频,难得有哪个国家的审美风格那么统一……耳机也是,MDR的玻璃纤维振膜技术下,所有中高频都带有着一股玻璃碴子似的颗粒感,而且虚假的低频只重量不重质与传统欧系耳机是巨大的反差。长时间听过型号V300 V700 7506 7509无一例外的不喜欢。

这个地方要说一部分追求技术流的,AKG 240DF卖了30多年还是在同价位鹤立鸡群,对于技术来说其实无所谓先进与否,结果比过程重要,工程师的艺术修养同样重要,这东西就像知乎另一个问题提出的,微信的模式相比电话是科技的倒退为什么火了。其实是因为抛开人类需求的科技高度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耳机音箱这种东西我只评价我听过用过的,挑选的人我也都是推荐一定要带着自己熟悉的音乐去听一下,否则一切语言其实都是误导。

补充一下,最近一个新的风格叫做撒狗血重低音BEATS,我非常尊重DR.DRE,但是他们的产品真的是颠覆我的极限了,疯狂提升的低频只能出自完全没有音乐平衡感或者听力有问题的人手中,但是依然就这么火了,好看?科比带?科比懂音乐?JB带?JB懂音乐?用BEATS在业内是会被反复耻笑的。

最后附赠一下其他的小细节,森海的280个声量,为DJ做了特殊设计,所以头戴比较紧时间长了耳朵疼,271的头戴设计最松弛不容易有不适感,但是容易漏音。高端的很多都是背开式设计,所以不可能在棚里录音用,耳机里的声音会大量传到话筒里。但是这样技术的耳机普遍比封闭式的声音都要好。

母带级监听耳机——AKG K872 试听与简评

,一直以来我都想听听它的声音,尤其是和K812有什么区别,终于如愿。其实,现在看来K872也不算新了,它是在2016 年的Musikmesse展会上初次发布的,当时我们midifan就有报道了,从外观上看,它几乎就是和K812完全一模一样,当时甚至有烧友说自己卖掉了K812换了K872然后老婆完全没有发现……实际上K872并不完全是K812的升级版,它是一款全封闭式的耳机,在构造上自然还是不同的,它的背面是封闭的,但外观设计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秉承了出色。

在参数上看,K872主要是灵敏度有了提升,K812是110 dB SPL/V,而K872则是 112 dB SPL/V,不要小瞧这一点参数的变化,对于耳机来说,这是很大的区别。K872的阻抗是36欧,这和K812也是完全一样的。高阻耳机称霸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了?这还有一定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对于更多普通消费者来说低阻的耳机适用范围更广,使用起来更方便。由于时间原因,这副耳机我只听了大约两周时间就寄还了,耳机并非全新未开封,应该是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认为耳机已经煲好。虽然试用时间不长,但对它的特点还是比较了解了。下面放上照片,看图说话,顺便说说自己的试听感受吧。

图1:与神器合影留念,哈哈!

图2:K872的包装非常精致,内部还有一个很大的收纳盒,档次感一下子就上来了。这个收纳盒之前K812是没有的。

图3:非常熟悉而出色的造型,大包耳,霸气!

图4:K872耳机使用了大量金属亮光的装饰,银黑的配色专业感、档次感十足。

图5:左线设计,耳机线可插拔。有人能辨别出右边那个耳机是什么型号吗?也是AKG的出色哈。

图6:每只K872都有自己的编号,有点限量版的意思,其实K872并非限量产品,但这其实也是一种档次象征。

图7:耳机线位于左耳,拔下之后可以看到三芯LEMO的插头,非常精致,做工上乘。

图8:耳机头梁内侧的这种丝网装结构和材质与体育运动员的服装类似,透气感上佳,戴在头上不会觉得热。

图9:耳罩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如图所示,这个地方耳罩是多出来一块的,官方称这个位置正好是人耳后下方容易漏音的地方,多出来的这一块耳罩设计正好避免了漏音。而且K872的耳罩是非常柔软的,官方称之为3D记忆耳罩,虽然是大包耳,但佩戴起来还是很柔软舒适的感觉。

图10:左侧头梁调节系统的细节,AKG独特的快速锁扣自动调节系统,做工非常细致。

图11:AKG的LOGO以及银色的圆环都富有立体感。K872使用53mm 超大振膜、双层音圈,1.5特斯拉磁路系统,频响范围5 Hz – 54kHz。这些参数看上去和K812并无区别。

图12:试听设备之一,AVID Mbox声卡,SPL Phonitor mini耳放。这是我平时编曲用的设备。它其实就是Phonitor2 1280的简化版。它并不是一台发烧耳放,而是专门为了编曲和混音来设计的。

图13:试听设备之二,索尼大法上阵!D100加上PHA-3耳放,这也是我目前一直在用的一套随身装备,声音可以说是比较熟悉了。PHA-3应该说还是属于发烧耳放的,它和D100都是支持Hi-Res音质认证,非常适合便携欣赏音乐。

图14:PHA-3已经入手一段时间了,非常好的便携耳放,等有空也该仔细写写这个小玩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甚至还有平衡输出。它可以通过模拟的方式连接录音笔或其他播放器,也可以通过数据线直接连接手机、电脑,它本身就充当了一个声卡,绕过了手机的解码以及功放电路,得到更加好的声音。

图15:反复试听,我还是更喜欢这三件套搭出的声音,真的非常棒,耳朵快听怀孕啦,生出一群小AKG来!

图16:K872在棚里做歌手耳机未免有点太高品质了。但官方宣传图片中也有它在棚里录音使用的场景,封闭式耳机实际上很适合录音使用。对于高品质的录音棚以及要求极高的歌手来说,使用这个档次的耳机来录音也是门当户对。棚子角落里的那两个包装盒是亮点,有朋友认得么。

图17:AKG粉丝在此!看看我这些耳机,气场是不是很强大。240DF可谓AKG的出色之作了,我从02年开始用240DF和K141至今,现在它们依然在棚里服役,宝刀不老,足可见AKG的品质和耐用性。

我一直觉得用文字去表达声音的特点是徒劳的,想了解一款耳机或者音箱的声音较好的办法是亲自听一下,哪怕几分钟都足够了解到它的声音。但作为评测文章或是听感小记,还是只能撸稿,好吧尽量简单地说下我这些天使用它的听感吧。音源在前面图中都提到了,其实除了图中的试听方法,我们也使用了直推的方式来听,比如手机直推,D100直推,以及电脑板载声卡直推等各种方式,无论是手机、录音笔甚至是电脑,直推也完全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尤其是D100直推,我感觉声音表现已经很好了,但加上PHA-3之后还有细节上的提升。

低频表现:

为什么先说低频,因为我感觉K872的低频表现特别有意思,甚至说有点怪。它的低频表现似乎有着一种魔力,有一些乐曲的低频在别的耳机上听特别重,但用K872来听却感觉正合适,听上去非常舒服。比如听朱哲琴《阿姐鼓》、《波罗蜜多-尘鼓》以及《渡口》等常用的试音曲目,它的低频表现感觉非常“圆滑”,不知我这个词用得是否形象,就是你感觉它的低频听上去特别舒服,下潜非常好,但绝不浑浊,也不发干,更不夸张,是恰到好处的一种状态。这个感觉文字真的是很难表达了,有机会大家还是去实际听一下。而且它低频的解析力依然很好,在低频中隐藏着的很多声音细节,仔细听还可以辨别出来。

中频表现:

K872在每个频段的表现中,细节表现力都非常出色。中频也不例外。它的中频很干净清晰,人声表现非常舒服,很“水”很“奶油”的那种感觉,圆润,这个词应该比较恰当吧。总体来说,K872的三频表现都会让你觉得特别舒服,圆滑,没有粗糙、尖锐、毛刺、金属感那种感觉,更没有浑浊和拖泥带水,更不发闷,就是特别自然和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多大耳机都较难做到。

高频表现:

K872的高频细节表现非常好的,有一些细节在别的耳机上甚至没有听到过,它却可以表现出来。比如听《柏林之声》试音碟,这个里边非常多的细小的细节是烧友最热衷于用来测试耳机或音箱的细节表现,K872的表现都很出色。

佩戴感受:

K872和K812一样都是大包耳,大块头,虽然分量不轻,但头梁设计得很舒服。戴起来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K872的隔音效果明显要好得多,戴上它听音乐,会让你有与世隔绝的感觉。不过,由于K872的耳罩腔体是封闭的,刚戴上之后还是有一种气压感,需要适应一下。而且较好不要用力挤压耳罩去贴近耳朵,轻轻戴上就可以,否则低频就不正确了。

总评:

K872是全封闭式耳机,而且是完完全全真正的封闭式,不是某些品牌用物理开孔方式做的“伪封闭”,所以如果说它完全没有“山洞音”也不可能,还是有一点的。但作为封闭式,K872的声音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一开始我们说到它和K812外形相似,甚至很多参数也都一样,那么声音呢?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完全不一样!可以说,K872的解析度,尤其是声音层次感,都完胜K812。所以大家不用去耿耿于怀为什么它的售价高出了这么多,真的不一样!我们知道,全封闭耳机有很多优点,但较大的弱点是声场表现,这是封闭式耳机本身的结构所限造成的,甚至很多烧友认为封闭式耳机根本就没法听大编制的交响乐或是电影音乐等,但是,K872的声场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戴上它之后你会感觉到进入到音乐厅一般,大气,辉煌,这些词形容它应该是非常合适的。声音细节上的表现也非常好,音乐中非常细小的那些细节以及乐器声部都能辨别。

K872,你很难说出它哪一方面是较具特色的,但这个形容绝不是贬义,因为K872给人的感觉就是它几乎能Hold住任何一种类型的音乐,包括大编制大声场的音乐,都没有问题。官方称之为“母带级监听”绝不是随便一说的,它真的是一款非常全面而均衡的监听,而且完全可以用于录音师缩混使用,当然用于欣赏音乐也是一种高品质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