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跑车轮胎倾斜(gta5改装车轮胎和跑车轮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跑车轮胎倾斜,以及gta5改装车轮胎和跑车轮胎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湿地抓地力及使用寿命显著提升,米其林发布Road 6系列摩托车轮胎

近日,米其林全新一代Road系列摩托车轮胎正式发布,采用新的胎面设计、更先进的原材料及优化的胎体结构,使轮胎在湿地抓地力和使用寿命上都有了显著提升。米其林Road 6轮胎可装配街车、越野车、跑车等多款车型,适用于城市通勤、运动休闲等场景,其中的Road 6 GT系列,专为车身更重的大型巡航车型设计。

米其林Road 6系列对轮胎进行了全方位升级,较上一代提升15%的湿地抓地力,并有效延长10%的产品使用寿命。不断优化的性能表现让每位车手在骑行过程中尽享操控体验及骑行乐趣。在胎面设计上增加14%的海陆比,在Water EverGrip技术、新刀槽花纹角度的加持下,使轮胎无论在干燥还是潮湿的路面条件下,均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抓地力性能。Road 6在原材料上采用100%二氧化硅技术,尤其能够在寒冷条件下维持卓越的抓地力表现,且不影响胎面寿命。此外,得益于米其林2CT+双配方技术,以及应用于轮胎结构的Radial X Evo 技术和Aramid Shield 技术,让车手们在高速直线驰骋或是弯道倾斜角度下,都能确保轮胎的刚性和稳定性,同时具备舒适性及高灵活度。

值得一提的是,Road 6系列成为米其林首个将曜黑工艺应用于胎壁设计的摩托车轮胎,灵感源于米其林高性能乘用车轮胎,纳米技术激光雕刻,赋予胎侧标识天鹅绒般触感,优雅的纹理同时强调了美观度和辨识度。

米其林Road 6系列提供6种前轮尺寸和8种后轮尺寸规格,Road 6 GT系列包括1种前轮尺寸和3种后轮尺寸规格,适配市面上各大摩托车型,预计将在今年陆续与国内消费者见面。

男人都想尝试这辆车,只不过一般人基本买不到

 

本文为汽车之家原创文章,作者秃子教授,转载请注明!

现在的洛杉矶街头,每周末都会有这样的集会。几十辆来自于不同年代的汽车,相聚于此,车身的颜色几乎没有相同的。

大部分车辆都是出产于60-70年代的雪弗兰Impala凯迪拉克Fleetwood和 BuickRiviera为主。

因为在1960年后这三款汽车几乎占据了整个西海岸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主流。

这些车虽然造型各不相同,包围也有很大的出入。但总体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底盘调教的巨低无比,几乎与马路紧贴平行,前包围的离地间隙甚至连一块小石头都无法容纳。更不用说整车的离地间隙了。

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些车辆上都配备了液压悬挂,车内的人随时可以调整车身高度,当然,既然作为改装车,这里车的悬挂调整高度可以达到变态的50CM,足足半米 。

也可以选择只调整单独一个轮子的悬挂,把车的一侧单独调高后,在大街上以一种非常牛逼的姿态来开车。

最好玩儿的是,悬挂的回程速度非常快,也可以迅速调整并且能承受高强度冲击,所以这套悬挂可以用来让这些车跳舞。

前后左右几乎没有完成不了的动作。

而这些在我们这里是违法的改装车辆,却实实在在的,摇摆行驶在西海岸加州的大路上,已经足足有几十年的时间了。这种文化,就叫做Low Rider。

那么这个

LowRider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字面翻译的话就是“低坐骑”,在GTA SA系列中,汉化版本的翻译是趴地跳跳车。

▲GTA SA圣安地列斯游戏中的Low Rider

因为游戏中的有一个关卡就是利用LowRider进行跳舞比赛来获得成就的。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有钱的白人们喜欢开着自己的底盘高,速度快的名牌车辆招摇过洛杉矶的街头,速度是他们追求的极致。

而作为墨西哥移民过来的老墨们,手头拮据无法拿出足够的钱去购买一辆高大上的新车。

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他们可以买得起的二手车们。

雪弗兰Impala凯迪拉克Fleetwood和Buick Riviera。

▲当年的宣传广告现在看起来依旧很酷

这三款现在依旧是LowRider文化中的代表车辆。正是由于那个时候的贫穷,这三款差点就消失在市场上的老疙瘩被完好无损锃光瓦亮的保留到了现在。

每辆车打得蜡都估计能养活一个洗车铺子,你站在车前车身能让你照着化妆。

▲改装厂跟汽修厂的老墨们搞这个比谁都在行

老墨们的心思很有意思,既然我要营造我自己的文化,我要有我的个性在里面。你们白人有钱开得快,底盘高。我们老墨就要玩儿个反的,我们底盘低,开的慢,五颜六色。

于是上面这些被从二手市场淘回来的不知经过几手的车,经过一番改装,焕然新生的出现在洛杉矶的海滩边上。

▲Dr.dre与Snoop Dogg的MV中也同样出现了Low Rider

在加州阳光沙滩的氛围下,这样五光十色的LowRider反而更加适合,在80年代HipHop文化崛起的时候 ,rapper们也喜欢上了这样随性的汽车,争先恐后的把自己买来的车都改成了LowRider,在99年Dr.dre自己的MV里清一色的LowRider车队,更是掀起了西海岸LowRider的改装风潮。

住在76街区的James大叔说自己一夜醒来,家里的小兔崽子就把自己的车整成了一辆LowRider,自己开车上班都会受到人们异样的眼光。

由于喜欢LowRider的人越来越多,老墨也渐渐觉得自己的文化会被换血,于是便成立了自己的LowRider组织,会不定期的有组织有纪律的举办一些露天爬梯,让各地的LowRider都来到这里聚会。

当然派对上少不了的是,科罗娜,龙舌兰,马利瓦娜,还有大胸大屁股的妹子们。

作为主角的LowRider会在活动的后半场出现,大家会用着自己的车辆来进行对决,看谁的车在现场DJ的伴奏下能跳出最好看的舞。

其实到了后来摩托跟自行车也有LowRider但由于这两个玩意的轮子太少体积太小,缺少液压改装的意义,就缺席了这个活动,

但作为单单审美来看的话,这两个改装之后还是很炸的。

▲现场还配备了高度表来评判谁的LowRider能蹦的最高。

其实当年的LowRider就是后备箱多放两袋沙子而已,到现在的风靡整个西海岸成为rapper的标配,估计老墨们自己也没有想到吧。

不过谁让这样的玩意如此适合沙滩啤酒阳光还有大屁股呢?

LowRider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 Low and Slow

一定要慢慢的开,慢慢摇摆,越低越好。

 

前驱还有乐趣吗?试驾宝马225i 四门轿跑车

宝马曾经说过:“我们永远不可能推出前驱车。”当时甚至还为此特别制作了一幅画,画中的汗血宝马肌肉线条硬朗,后腿肌肉尤其发达,有一种粗犷的美感。而在画的另一侧,宝马画了一只青蛙,将粗壮的后腿画到了前腿上,看上去十分别扭,寓意前轮驱动,送给了奥迪,以此来嘲讽奥迪的前驱车。

而在多年后的今天,屠龙者终成恶龙,宝马发布了UKL和FAAR两个前驱平台,打造了前驱的宝马1系和宝马2系四门轿跑车,当宝马变成了当年自己画中的前驱青蛙,造出的车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今天就试驾到了前驱的宝马225i 四门轿跑车,我们一起看看这究竟还算不算一台纯粹的宝马。

全新2系四门轿跑车的存在感真的很低,宝马也根本没有在这台车上花费资源来宣传,所以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台连宝马都嗤之以鼻的车型,但今天我要告诉你,如果你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这台车的调校依旧是熟悉的宝马味道。

首先是底盘质感,上手之初,低矮的离地间隙和包裹性极强的座椅给你的感觉十分熟悉,也让你明白了这台车注定不是一台舒适的车。2系四门轿跑车并没有使用老旧的UKL平台,而是采用最新的FAAR前驱平台打造,采用了前双球节减震支柱和后多连杆悬挂,避震筒的阻尼偏硬,传递到你的方向盘和屁股上的力道足够大,但由于宝马优秀的调校功底,这种硬被稀释成了紧绷,四根梆硬的避震器中间仿佛被加入了一层浅浅的海绵,不会存在纯硬碰硬的感受,而是更有质感,更自然。

不同于UKL平台降生的宝马1系,FAAR平台诞生的车型往往放弃了一些极致的操控,转而去保证了一些舒适性,没有了老1系相当沉重的方向盘和类似硬连接的底盘,新车适合所有人去驾驶,包括一些柔弱的女生。2系四门轿跑车对于1系,就像G底盘代号的3系对于F底盘代号的3系(上一代)一样,它的软硬程度被夹在了两代3系之间,填补了它们之间的空白。

而在操控性上,由于偏硬的底盘,让它的车身在极限状态下也能保证足够的支撑,在过弯的时候姿态相比于最新一代偏软的3系更加从容,无论是前后还是左右,都不会有太大的重心偏移。再加上它包裹性非常好的前排座椅,驾驶信心非常强,开上它之后就会不自觉的开快。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系四门轿跑是前驱车,但宝马将它的车尾调校的十分灵活,在快要突破轮胎极限的时候,这台车给出的动作并不是前轮打滑造成的推头,而是车尾率先失控,会有一些甩尾的倾向,这是让我十分惊喜的,你可以得到和宝马后驱车相似的体验。但遗憾的是,它毕竟本质上还是一台前驱车,所以如果你真的把它完全推到极限,它一样会呈现先甩后推的状态,你在反打方向救车之后,还需要赶紧回正方向盘,以修正推头带来的方向偏移。不过我相信很少有人会将这台四门轿跑车推到极限,所以在临近极限时它表现出的优秀的灵活性,对于更多人来说,算是个福音了。

动态之后我们说说动力,目前在售的2系四门轿跑车全部是纯进口,而且都是225i的高工版本,动力系统搭载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B48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92kW,峰值扭矩280牛米,与325i相比功率有所提高,但扭矩下降了一些。

传动系统匹配的则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虽然没有用上宝马当家的采埃孚8AT,低速和怠速时的抖动确实要更大一些,但行驶起来的流畅性和换挡速度值得肯定。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宝马车型一致,它的油门和刹车踏板的响应速度都非常快,很容易做到人车合一,这也是我说它展现了宝马精髓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来说,大家都知道MINI车型因为优秀硬核的操控,被誉为大号卡丁车,那么与MINI品牌共用FAAR平台打造的宝马2系四门轿跑车自然也展现出了作为宝马车型的运动性优势,而在舒适性上,它又要比UKL平台的产物更加亲民,这样一台兼顾了家用与运动的小车,完美符合了新时代宝马的迷人调性。

说完动态,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它的静态表现。它在外观上采用了宝马家族最新的设计风格,全系都用上了M运动套件,相比于前代升级很多,前脸看上去较为运动,夸张的造型配上蓝天白云的宝马LOGO,车头有点宝马6系或8系的影子,视觉冲击力极强。

值得一提的是,2系四门轿跑车用上了可以主动开合的进气格栅,从图片我们就能看出,它的格栅内部有一块黑色的板子,发动机不需要散热的时候,这个板会向下遮住全部格栅,需要散热时在打开,科技感还是不错的。

车身侧面明显能看出它的轿跑姿态,采用了溜背的造型设计,车身线条流畅,发动机舱很长,后悬则相对较短,运动气息浓郁。同时宝马通过设计,将整车姿态做的足够前倾,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冲劲。

而作为轿跑车,它自然而然的用上了四门的无边框车门,这也是它的灵魂所在,无论是整体的气势,还是细节处理上的运动感,都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很有意思。

而225i全系的轮毂规格都是225/40 R18,虽然听起来不小了,但放在实车上,由于它的轮拱实在是太大了,就显得这个轮毂比较小了,如果视觉效果更大气一些,可以自己后期更换一个19寸轮毂解决一下。

来到尾部,相比于前脸的设计,尾部的设计显得更加激进一些,小鸭尾和修长的尾灯形成了很好的呼应,线条层次分明,一点也不显小气,同时新车还用了双边双出的排气布局,再加入熏黑的饰板装饰,运动性也被很好的彰显了出来,整个设计类似宝马4系的车尾,很有辨识度。

虽然它使用了溜背式车身,但好在尾箱空间还是很大的,进深也很充足,达到了430L,装载空间十分充裕,实用性相比于双门的2系和4系来说,高了太多。

而内饰方面同样采用了宝马家族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当然这个最新并不是iDrive 8那一套,而是iDrive 7,由于FAAR平台优秀的可兼容性,这套内饰几乎与现款宝马3系一模一样。

环抱式驾驶座舱的设计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中控面板和屏幕都向驾驶员一侧倾斜,搭配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科技感十足的同时也十分耐看。当然屏幕内部的操作系统设计也是宝马一贯的风格,可以说家族里的大哥们用的是什么,它用的就是什么。

宝马当家的鸡腿档把也没有缺席,全车座椅基本上也都是翻毛皮材质,为它保留了许多运动基因。

而在夜晚的时候,在颇具科技感的光脉饰条点缀下,内饰的氛围感能更上一层楼,坐在副驾还能调节腿托,可谓是将宝马的精致感和豪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你别看它就是一台2系,宝马该有的,它一样都不会少。

而在空间表现上,毕竟它是一台四门轿车,后排坐人还是没有问题的,身高175cm的体验者在前排调到合适坐姿后,后排腿部还能剩余四指空间,而头部空间由于顶棚的掏空,也能富余3指多,属于刚刚好的情况。空间肯定和注重实用性的B级轿车没法比,但坐在后排也不会感到太过压抑,毕竟这是一台运动型的轿跑车,我们不能要求太多。

最后:

通过长时间的体验,能明显感受到宝马对于这台前驱车“开山鼻祖”的重视。虽然论精致和舒适,它不如全新的宝马3系,论操控感受,也不如全新的双门2系,但这样一台纯进口、价格实惠、内外兼修的宝马依旧符合许多年轻人的用车需求。

操控、空间、外观、内饰,我认为我可以用恰到好处来形容这台车,但它自诞生以来,就因为前驱、四门、轿跑等辞藻饱受争议,所以销量不佳也算有情可原。不过如果你想买一台深得宝马精髓的小车,又想体会一下小众的乐趣,或者苦于资金有限无法拥有3系或4系,那么这台车一定能符合你的要求。当然,如果你还想再纯粹一点,可以等一等宝马1系,脱离了UKL改换FAAR平台的下一代1系没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