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适马18200和佳能18200哪个好?,以及适马18 200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机佬周刊|6D2 全面曝光,蔡司、腾龙新镜发布,奥巴要上全画幅?
最近几天,感觉所有品牌都在加速。
佳能 6D2 图像曝光,29日发布
即将发布的佳能新机 6D2 的图像来自日本传闻网站“轩下相机情报局”,机佬也得到消息,佳能将于本月29日召开发布会,很可能就是要推出 EOS 6D Mark II。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看,2620万像素、双核 CMOS AF、45个十字对焦点都是 6D2 的亮点。不过和旧款一样,6D2 快门上限为1/4000秒,只能录制 1080P 视频,以此作为与更高定位产品的区分。
6D2 预计售价1999美元(1.36万人民币),国内售价可能会稍低于这个价格。
主要参数:
– 2620万像素
– 双核 CMOS AF
– 45点十字对焦
– 6.5张每秒连拍
– ISO 40000(可拓展至 ISO 102400)
– 全高清视频,电子五轴防抖(视频)
– 3英寸可翻转屏
– 内置蓝牙,Wi-Fi,GPS
– 外部尺寸 144.0 x 110.5 x 74.8 mm
– 重765克
蔡司 Milvus 35mm F1.4 镜头发布
蔡司正式发布了 Milvus 系列的第十只镜头:Milvus 35mm F1.4,这只镜头经过全新设计,采用11组14片结构,拥有佳能、尼康两种版本。
这只镜头“采用非球面镜片、特殊玻璃材料及先进的校正技术”,而这“意味着所有图像都不会出现色差问题”,蔡司产品经理 Christophe Casenave 说。
另外,和其他 Milvus 镜头一样,Milvus 35mm F1.4 也采用了“De-Click”技术,可切换为无极光圈,方便视频拍摄。目前,Milvus 系列已覆盖 15mm~135mm 焦段。
Milvus 35mm F1.4 将于7月上市,美国售价1999美元(约合人民币1.36万元),国内售价待定。
Milvus 35mm F1.4 官方样张
Milvus 35mm F1.4 官方样张
镜头主要参数
– 镜片组合:14片11组
– 对焦范围:0.30米至无限远
– 最大放大倍率:1:4.6
– 视野(对角/水平/垂直):64.2°/55.0°/38.0°
– 滤镜口径:72mm
– 对焦环的旋转角度:227°
– 最大直径:84.8mm(ZF.2)、84.8mm(ZE)
– 长度(不含镜头盖):125.6mm(ZF.2)、124.8mm(ZE)
– 重量(包含镜头盖):1131g(ZF.2)、1174g(ZE)
腾龙 18-400mm 镜头发布
如果说近几年适马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大光定”,那么早年间腾龙广为人知的就是大变焦了。不过和从前的18200相比,腾龙的最新产品已经将长焦端推至 400mm。
刚刚推出的 18-400mm F3.5-6.3 Di II VC HLD 镜头就是这样一款可“一镜走天下”的产品,它被称为一只“All-In-One Zoom™”产品,官方关键词为:22.2倍变焦倍率、等效全画幅 620mm 焦距、VC 防抖、HLD 高速安静对焦、1:2.9放大倍率、防潮设计。
这只镜头售价649美元,约合人民币4433 元。
镜头主要参数:
– 佳能,尼康卡口
– 11组16片设计
– 9片圆形光圈
– 最近对焦距离0.45米
– 放大倍率1:4.9
– 3.5挡光学防抖
– 滤镜口径 72mm
– 外部尺寸 79*122mm
– 重726克
另外,腾龙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镜头的外观也已曝光,它可能于本周内发布。
奥林巴斯计划开发全画幅产品?
来自 43rumors 的消息,奥林巴斯可能正在筹划一款画面横宽比为4:3的全画幅相机,目前正在寻求松下和索尼的支持(传感器?)。
消息源表示,正在筹划中的产品,可能是数码版 OM-1。
OM-1 是奥林巴斯历史上最出名的机型之一,其数码化虽然令人期待,但为此单独研发一款全新比例的传感器,机佬认为可能性不高。
你们怎么觉得?
小贝克汉姆竟是资深徕卡粉?
球星贝克汉姆之子布鲁克林·贝克汉姆喜欢摄影早已是人尽皆知了,去年他为时尚品牌拍摄的照片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最近他又出版了自己的个人影集《What I See》,再一次进入了摄影爱好者的视线。
作为一个主要关注器材的公众号,我们自然对他的器材选择偏好更为上心。意外又不算意外地是,小贝竟是一名资深徕卡粉丝,除了屡屡在社交网络上秀出自己与徕卡的合影,更是在自己的大臂上纹上了一台黑漆徕卡 M3 作为纪念。
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了权志龙,他曾以个人影响力将 Contax T3 的售价拔高N个档次。不过徕卡对大多数爱好者来说本来就已是天价,想要再进一步,怕是很难了。
本次的机佬周刊就到这里,下周一再见!有任何想说的,都欢迎给我们留言!
作者:机佬
人称摄影器材界梁朝伟哦不吴彦祖。
( 微信公众号“机佬” 或在Weibo搜索 “机佬周刊”)
富士用户标变镜头新选择?适马X卡口 18-50mm F2.8 DC DN 镜头测评
今年年初,适马公布了三支APS-C画幅C系列定焦镜头的X卡口版本,我们终于迎来了“富家子弟”能用的适马镜头!现在18-50mm F2.8 DC DN变焦镜头的X卡口版本也如约而至,且看这支标变镜头在富士机身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吧。
注:本文中所有图片均由杜立超老师拍摄
现在的适马镜头已经有了4枚原生富士卡口镜头,它们是——
广角定焦镜头16mm F1.4 DC DN丨Contemporary
标准定焦镜头30mm F1.4 DC DN丨Contemporary
长焦定焦镜头56mm F1.4 DC DN丨Contemporary
标准变焦挂机镜头18-50mm F2.8 DC DN丨Contemporary(下文简称18-50)
外观设计
富士相机向来以颜值著称,要配富士相机的镜头,在外形设计方面也不能逊色。适马原生X卡口的18-50mm F2.8采用与前几支定焦镜头一致的设计语言,线条感强烈,无任何物理按键,干净而简单。
变焦环宽大,转动起来方便而顺滑;更靠近卡口处的是对焦环,对焦环较细,有适当的阻尼感,增加手动对焦手感。
随镜赠送一个花瓣形的遮光罩,内部环状纹理可以有效减少杂光射入,甚至在遮光罩外部也有一圈环状线条设计,在防滑的同时,也呼应了镜体上明显的两个对焦环的线条纹理。
18-50的定位是一个挂机镜体,那么它必定不能太重太大,否则便是增加日常携带的负担。这支镜头的整体重量只有285g,长度也只有76.8mm,握着镜头的感觉基本上就像握住一个纸杯装的酸奶,又小又轻。
和富士X-T、X-S系列机型搭配起来比较和谐,而与X-H系列相机搭配起来,适马18-50镜头还显得比较小,带上遮光罩会更合适。
镜头的卡口部使用了密封处理,可以应付日常生活和天气中的雨水和灰尘。
这支18-50mm F2.8镜头使用了10组13片镜片制成,其中包括1片SLD镜头和3片非球面镜片,用以降低色散和控制畸变。
实拍体验
不管对于初学者还是专业用户,标准变焦镜头都非常方便,能够仅用一支镜头应付大多数题材。同时,F2.8的光圈足以呈现出良好的虚化效果和浅景深。在较暗的场景中拍摄时,也能在保证画面纯净的前提下,提升出片率。
淘宝适马原生X卡口的18-50mm F2.8就是这样一支镜头,等效全画幅约27-75mm,基本覆盖小广角到中长焦。重量仅为200多克,体积盈盈一握,十分适合随身携带。
在18mm端,可用广角的构图去包容主体和环境,配合F2.8的光圈虚化,又能在环境中突出主体。图中合焦处的酒瓶标签贴纸纹理和印刷痕迹清晰,而背景则柔和地虚化开来,等效27mm的焦距仍然有广角的空间透视感。
同一角度的50mm暨等效75mm端,则可以获得更窄和细腻的视角,背景中的光斑弥散圆形状也更加圆润、变得更大。焦点合焦处,干净,锐利,放大看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玻璃瓶上的手指指纹!
复古的木门纹理丰富,使用X-H2这样的高像素机型来拍摄再合适不过,而18-50配合它拍出的作品画面质感也很强。
最大光圈时,镜头边角的光斑会有轻微的口径蚀和洋葱圈的现象,就这支镜头的定位来看,有这样的表现却也无可非难,整体的画质和虚化感受还是很棒的。
适马镜头光学素质必定不差,但作为副厂,自动对焦的表现更是值得关心的。适马18-50mm F2.8配合富士的X-H2,在此次的拍摄体验中,自动对焦配合很好。下图中我们使用了机内的动物识别自动对焦,适马这支镜头能够很好地配合机身完成自动对焦检测,准确地识别小猫并完成跟焦。
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12.1cm,最大放大倍率为1:2.8,让我们能够凑近了拍,获得不一样的视角和画面。
在最大光圈下,透过树叶、直面强光拍摄时,没有眩光鬼影产生,画面对比度也没有明显下降,仅有非常轻微的由于衍射带来的紫边或绿边现象,实际上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观看感受,收缩1-2档光圈后这样的现象能够得到有效抑制。
下图中,画面合焦处的树叶边缘清晰锐利,可见缩小光圈后,镜头对于色散的控制变得更加优秀。整个画面景深适中,前后景都柔和地晕开。
为了在小巧的体积内实现F2.8恒定大光圈,适马18-50在焦段方面做了一定取舍。广角端为18mm(等效约27mm),相较更为常见的标变起始焦段24mm来说,视角稍稍窄了一点,但它能够容纳的画面信息依然是足够丰富的。
同时,镜头对于畸变和暗角的控制也非常出色。广角端,画面横平竖直,几乎没有可见的桶形畸变,适合建筑、空间等拍摄题材。大光圈下仅有轻微的暗角,也可以在后期中通过镜头矫正文件消除。
50mm(等效约75mm)长焦视角给画面带来适当的压缩感,中心、边角的分辨率表现都很优秀,适当暗角的存在赋予画面氛围感,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拍摄时,尽管镜头本身没有防抖,但是由于镜头小巧,再搭配上拥有机身防抖的X-H2S、X-H2等机型,即使放慢快门,依然有不错的出片率,只是在搭配较早的、缺少防抖的富士相机时,需要摄影师端得稳,才能拍得准。
综 述
适马18-50mm F2.8弥补了富士用户对于标变焦段镜头选择较少的遗憾。优秀的对焦表现适合扫街、抓拍,分辨率、畸变、暗角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弱点,因此它能够胜任多种类型的拍摄。小巧的体积重量不会在携带上造成负担,我相信,它能够成为促使你拿起相机多拍摄的动力。
优点:
1、轻巧便携
2、标准变焦范围!极好的挂机头
3、配合富士的自动对焦表现优秀
4、最近对焦距离仅12.1cm
缺点:
1、缺少镜头防抖,对于无机身防抖的主机而言存在一定考验
● 图片样片 | Sample Image
Fujifilm X-H2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ontemporary |
F8 1/25s ISO160 |
Fujifilm X-H2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ontemporary |
F2.8 1/25s ISO200 -1.3ev |
Fujifilm X-H2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ontemporary |
F3.2 1/30s ISO320 -1.3ev |
Fujifilm X-H2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ontemporary |
F4.5 1/60s ISO125 -0.67ev |
Fujifilm X-H2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ontemporary |
F3.2 1/80s ISO125 -0.67ev |
Fujifilm X-H2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ontemporary |
F4 1/50s ISO125 -0.33ev |
Fujifilm X-H2 SIGMA 18-50mm F2.8 DC DN | Contemporary |
F4 1/60s ISO125 -2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