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高空作业平台驱动电机新市场报价,以及高空作业台租赁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高空作业平台领先供应商德纳在华展示其广泛的传动和驱动系统能力
上海2018年11月27日电 — 今天,在亚洲领先的建筑和采矿机械行业博览会2018上海Bauma展上,德纳股份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为:DAN)向全球高空作业平台(AWP)制造商展示了其广泛的Spicer®传动系统和Brevini®驱动系统系列。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组合,德纳在市场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能够有效地管理从AWP引擎或电池到传动系统,以及从动力源到机器作业功能的动力传输。
Spicer电动高空作业平台
德纳在全球拥有23个先进的技术中心,其中包括位于江苏无锡的德纳中国技术中心,凭借这强大的网络,德纳能够为在中国生产的AWP定制全集成的传动和驱动产品,包括剪式升降机、折臂式升降机和伸缩臂式升降机。这些技术中心支持德纳工程师开发和测试全球性项目,为相关应用创建高度定制的解决方案,满足特定的市场要求。
“排放法规日趋严格,促进了全球AWP市场的发展;安全系统大幅改进;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减少;租赁市场迅速扩展。”德纳非公路车辆传动和驱动集团总裁Aziz Aghili说,“中国及其他全球AWP制造商为满足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其产品线和供给。德纳能够提供全面的传动和驱动产品,在本地设计和生产,符合国内买家以及全球出口市场的需求。”
产品组合支持 AWP 的电气化
德纳重视混合动力和电气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将其纳入了公司的企业战略,注重利用公司数十年的电气工程专业技术和产品知识,提供先进的混合动力和电气化的丰富产品组合,现已向多个车辆市场设计这些产品。
德纳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性举措来支持电气化和混合动力,包括收购Brevini的动力传输和流体动力业务;获得电机和逆变器制造商TM4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部分所有权;与欧瑞康集团达成收购其传动系统业务的协议。
德纳目前为电动 AWP 提供与电机配对的轮式传动系统,载重范围为3-7公吨(3-8吨)。德纳工程师正通过提升德纳技术,为高达24公吨(26 吨)的AWP应用提供其他轮式传动和轴式解决方案。
此外,德纳还在开发将先进的电机和轮式传动技术集成在一个紧凑封装中的传动系统,以优化总载重达 8-12公吨(9-13吨)的电动AWP的性能。该传动系统现在可供OEM进行预生产测试。
德纳技术提升AWP 的安全性
德纳凭借Brevini品牌20多年来在设计和生产广泛的驱动产品上的经验,帮助原始设备制造商生产符合平台设计、负荷感应、动态地形感应、安全要求及其他对于AWP的全球性安全标准的产品。例如,德纳现在提供的32位Brevini®控制器,可通过诸多可调节的参数使用操纵杆进行顺利、精确的控制,包括非线性行为。
此外,德纳正在改造 Spicer®Smart Suite™ 智能负荷监控系统(ILMS),以使其适用于 AWP。该系统现可供车辆制造商进行预生产测试,它在全车使用获得专利的专有数据收集技术,能够防止翻车事故,预估静态负荷,并提供智能校准管理。
Spicer Smart Suite ILMS会向操作员警示潜在的倾翻情况,从而减少车辆发生故障的风险,提高生产力和精度,并增强传动系统的长期耐用性。
欢迎莅临Bauma展参观德纳展台
德纳拥有应用于建筑和采矿行业的全系列传动和驱动技术。在2018年11月27-30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18上海Bauma展上,德纳将在N5展厅的511展位展示其AWP 能力。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 。
高空作业平台“风景独好”,业内称H2景气度有望延续|行业观察
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普遍遇冷,除叉车外,还有高空作业平台这一细分品类保持了较高增速。
财联社记者与产业链人士沟通获悉,随着高空作业平台在国内的普及,很多空白新市场被挖掘,产品渗透率仍在提升中。这几年高机保有量的每年增速基本保持在40%-50%,截至目前,国内高空作业保有量已经突破50万台,预计2023年市场保有量将达62.77万台,同比增长40%。2025年有望突破100万台。此外,海外发达市场过去几年被压抑的市场需求正在集中释放,国内相关厂商加码扩产并“出海”抢份额。
渗透率仍在提升中
相比传统登高工具,高空作业平台可以明显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运行成本。由于安全性、高效性的核心需求,上半年高空作业平台渗透率仍在提升中。
中国市场人均保有量低但增速较快,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据英国KHL集团旗下权威杂志《Access International》发布“2022年全球高空作业机械制造企业20强”榜单(Access M20),5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徐工排名跃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徐工机械(000425.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欧美地区是全球高空作业平台主要的消费区域,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行业起步较晚,产品渗透率逐年提高,目前处于成长阶段。
浙江鼎力(603338.SH)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受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安全意识提升、施工效率要求提高及施工场景多样化等因素的驱动,国内市场及新兴市场高空作业平台普及率提升;另外,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成熟,存量市场大,更新替换需求稳定。从行业趋势看,欧美高空作业平台的保有量是稳定增长的,国内和其他一些新兴国家需求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国内厂家高机热卖,租赁市场也在迅速发展。据了解,华铁应急(603300.SH)今年高空作业平台整体出租率呈现较高水平,公司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高空作业平台不仅仅是应用于房建领域,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比如机场的改造和修建、工业厂房的改造以及后续维护等,受单一行业的影响较小。此外,高空作业平台的产业链发展时间不长,渗透率还不高,相对于其他传统机械装备,是一个比较新的产品。对于传统的登高设备,比如梯子、脚手架、吊篮等的替代进程还在加快,所以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需求一直很旺盛,预计下半年仍将保持。
一方面国内高机渗透率提升较快,另一方面成本端下降,带来相关公司高机产品毛利率提升。日前,浙江鼎力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40%到60%。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通过推动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公司推动全球市场发展,拓展销售渠道。此外,原材料价格、海运费、汇率等外部因素对利润增长有积极影响。
淘宝高空作业平台厂商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上海钢联钢材事业群板带首席分析师曹剑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3上半年钢价呈现“N”型走势,在供应高位及需求转弱的驱动下,钢价进入下行通道,至5月底方才企稳。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钢坯价格指数3564.54元/吨,年同比降幅13.08%。
头部企业加码扩产,警惕过度竞争带来市场“挖机化”
在高空作业平台这块“蛋糕”不断变大的同时,进场抢蛋糕的竞争者也开始变多。前几年,徐工机械、中联重科等国内工程机械巨头已经进军高空作业机械产业,工程机械头部企业在高空作业平台制造端的加码布局已箭在弦上。
目前,临工重机、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星邦智能加紧上市步伐,宏信建发(09930.HK)近期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湖南,包括三一重工(600031.SH)、中联重科(000157.SZ)、山河智能(002097.SZ)、星邦智能都公司都在布局高空作业平台新产能。
浙江鼎力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年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主体建筑全部完成,已进入制造设备调试阶段,公司比原定计划建设周期已有所加快,将尽快完成投产工作。据悉,该项目主要生产智能高位电动臂式(36-50米)、剪叉式(33-36 米)及差异化高空作业平台,项目投产后将丰富公司产品线。
她进一步表示,国内市场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公司近年来也在加快海外的销售力度,销售到国外产品的毛利率比国内更高。据介绍,目前公司仍以剪叉式产品为主,其次是臂式产品和桅柱式产品。公司将继续加大臂式产品销售力度,优化产品结构。
2022年,星邦智能的海外销售收入同比翻番,国际销售占比达到30%,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50%。
“我国高空作业机械在国内逐渐实现进口替代并逐步走向全球,目前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预计未来我国高空作业机械龙头企业的全球排名与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一位高空作业机械行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据有关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高空作业机械租赁业市场设备保有量达到44.84万台,同比增长36%。预计2023年市场保有量将达62.77万台,同比增长40%。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机械行业智库专家、北京精英智汇首席顾问曾祥日前公开表示,高机市场潜在需求空间巨大,增量市场属性仍未改变,但可能在未来2-3年将迎来第一个拐点。需求红利成就了本土品牌的快速崛起,“规模制胜”这一传统经营理念导致了过度竞争,快速放大的市场需求叠加诱人的利润率,吸引了更多新参与者,刺激了行业整体产能被迅速扩大,要警惕未来中国高机市场“挖机化”。
本文源自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