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家用电动汽车充电器推荐(家用电动汽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家用电动汽车充电器推荐,以及家用电动汽车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

直流充电机是通过内部AC-DC充电模式,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给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结构

直流充电机包括充电模块主控制器、绝缘检测模块、智能电表、刷卡模块、通信模块、空气开关、主继电器、辅助开关电源等部分。

控制流程

直流充电机的充电控制流程包括授权、物理连接、握手、配置、充电、充电结束以及故障处理等。

直流充电接口的额定值

触头电气参数值及功能

触头的布置方式

充电连接界面

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在连接过程中触头耦合的顺序为:保护接地,充电连接确认(CC2),直流电源正与直流电源负,低压辅助电源正与低压辅助电源负,充电通信,充电连接确认(CC1);在脱开的过程中则顺序相反。

控制导引电路

直流充电安全保护系统基本方案包括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电阻R1、R2、R3、R4、R5、开关S、直流供电回路接触器K1和K2、低压辅助供电回路(电压:12V+/-5%,电流:10A)接触器K3和K4、充电回路接触器K5和K6以及车辆控制器,其中车辆控制器装置可以集成在电池管理系统中。电阻R2和R3安装在车辆插头上,电阻R4安装在车辆插座上。开关S为车辆插头的内部常闭开关,当车辆插头与插座完全连接后,开关S闭合。在整个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应能监测接触器K1、K2,接触器K3、K4。电动汽车车辆控制装置应能监测接触器K5和K6状态并控制其接通及关断。

车辆接口连接确认

操作人员对非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设置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1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是否已完全连接,当检测点1的电压为4V时,则判断车辆接口完全连接。

非车载充电机自检

当车辆接口完全连接后,闭合K3和K4,使低压辅助供电回路导通;

闭合K1和K2,进行绝缘检测,绝缘检测时,输出电压应为车辆通信握手报文内的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和供电设备额定电压中的较小值;

绝缘检测完成后,将IMD(绝缘检测)以物理的方式从强电回路中分离,并投入泄放回路对充电输出电压进行泄放,非车载充电机完成自检后断开K1、K2。同时开始周期发送通信握手报文。

如果车辆需要使用非车载充电机提供低压辅助电源,则在得到非车载充电机提供的低压辅助电源供电后,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2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接口是否已完全连接。

如果车辆不需要使用非车载充电机提供低压辅助电源,则车辆控制装置直接测量检测点2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接口是否已完全连接。如果检测点2的电压值为6V,则车辆控制装置开始周期发送通信握手报文。

充电准备就绪

车辆控制装置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在配置阶段时,车辆控制装置闭合K5和K6,使充电回路导通;

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检测到车辆端电池电压正常后闭合K1、K2,使直流供电回路导通。

特斯拉推出新款家用壁挂式充电桩,兼容其它品牌电动汽车

IT之家 10 月 18 日消息,近期,特斯拉在海外官网上架了全新版本的家用 J1772“Wall Connector”壁挂式充电桩,定价为 550 美元(约 3955 元人民币),作为所有电动汽车的充电解决方案,包括特斯拉和非特斯拉电动汽车。

IT之家了解到,特斯拉表示,新的壁挂式充电桩是房屋、公寓、酒店物业和工作场所的理想选择,充电一小时能增加 44 英里(约 70.81 公里)的续航,标配线缆的长度为 24 英尺(约 7.32 米),并有多种电源设置,支持在室内和室外使用。

特斯拉表示,新的壁挂式充电桩可以进行电力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电力容量,自动分配电力,同时为多辆汽车充电。新的壁挂式充电桩与大多数北美电动车兼容,但为特斯拉汽车充电需要一个额外的 SAE J1772 充电适配器,这个是在所有特斯拉车辆交付时随附的。

值得一提的,特斯拉正计划向美国所有电动车开放超级充电站,使北美的非特斯拉电动车主能够使用特斯拉超级充电站。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

直流充电机是通过内部AC-DC充电模式,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给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结构

直流充电机包括充电模块主控制器、绝缘检测模块、智能电表、刷卡模块、通信模块、空气开关、主继电器、辅助开关电源等部分。

控制流程

直流充电机的充电控制流程包括授权、物理连接、握手、配置、充电、充电结束以及故障处理等。

直流充电接口的额定值

触头电气参数值及功能

触头的布置方式

充电连接界面

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在连接过程中触头耦合的顺序为:保护接地,充电连接确认(CC2),直流电源正与直流电源负,低压辅助电源正与低压辅助电源负,充电通信,充电连接确认(CC1);在脱开的过程中则顺序相反。

控制导引电路

直流充电安全保护系统基本方案包括非车载充电机控制器、电阻R1、R2、R3、R4、R5、开关S、直流供电回路接触器K1和K2、低压辅助供电回路(电压:12V+/-5%,电流:10A)接触器K3和K4、充电回路接触器K5和K6以及车辆控制器,其中车辆控制器装置可以集成在电池管理系统中。电阻R2和R3安装在车辆插头上,电阻R4安装在车辆插座上。开关S为车辆插头的内部常闭开关,当车辆插头与插座完全连接后,开关S闭合。在整个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应能监测接触器K1、K2,接触器K3、K4。电动汽车车辆控制装置应能监测接触器K5和K6状态并控制其接通及关断。

车辆接口连接确认

操作人员对非车载充电机进行充电设置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1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是否已完全连接,当检测点1的电压为4V时,则判断车辆接口完全连接。

非车载充电机自检

当车辆接口完全连接后,闭合K3和K4,使低压辅助供电回路导通;

闭合K1和K2,进行绝缘检测,绝缘检测时,输出电压应为车辆通信握手报文内的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和供电设备额定电压中的较小值;

绝缘检测完成后,将IMD(绝缘检测)以物理的方式从强电回路中分离,并投入泄放回路对充电输出电压进行泄放,非车载充电机完成自检后断开K1、K2。同时开始周期发送通信握手报文。

如果车辆需要使用非车载充电机提供低压辅助电源,则在得到非车载充电机提供的低压辅助电源供电后,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测量检测点2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接口是否已完全连接。

如果车辆不需要使用非车载充电机提供低压辅助电源,则车辆控制装置直接测量检测点2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接口是否已完全连接。如果检测点2的电压值为6V,则车辆控制装置开始周期发送通信握手报文。

充电准备就绪

车辆控制装置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在配置阶段时,车辆控制装置闭合K5和K6,使充电回路导通;

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检测到车辆端电池电压正常后闭合K1、K2,使直流供电回路导通。

电动汽车用自带充电器和充电桩相比,哪种效率高?

 

如今,道路上越来越多的车辆挂着以绿色为主色调的新能源车牌,这些车辆中有部分是纯电动汽车,它们仅依靠电力驱动,十分环保。对于电动汽车的使用来说,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充电问题。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主要有两种方式:自带充电器充电和充电桩充电,那么哪种效率高呢?

先来说一下自带充电器充电方式。这种方式将车载充电机安装在电动汽车上,采用220V单相交流电进行充电,充电电流一般为16A或32A,最大功率一般是3.5kW或7kW。因为车载充电机占用一定的车内空间,在有限的汽车空间里设计功率相对不大,决定了输出功率不大,所以充电速度比较慢。充电时间大约在5至8小时,充电效率较低,可以在上班或夜间充电时采用这种方式,例如在夜间充电可以充分利用波谷时的较低电价减少充电费用。

再来说一下另一种充电方式:用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它采用直流形式充电,电源侧为直流充电桩,直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可以进行大电流充电,充电桩的输出功率可达30kW到60kW。所以采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时可以大大缩短时间,受电池特性、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充到80%的电量大约需要40分钟,充电效率较高。

以上就是电动汽车自带充电器效率比不上充电桩的原因,即电动汽车慢充和快充两种充电方式的区别,车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电池技术的提升,相信汽车充电会越来越方便,充电时间会不断减少,在不久的将来电动汽车充电会像燃油汽车加油一样便捷。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博洋)

>>>>>>>>>>>>>>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