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斯巴克胆机功放,以及斯巴克胆机无法开机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台湾天乐Table 3 MKII 小喇叭简谈
2016年写的老文。文中的小喇叭我还留着呢。
台湾天乐是一家专业制作hi-fi喇叭的厂家。其书架箱我最早接触的是一款Table,但试听下来觉得没有太多可说的亮点,所以一直未提及。后来Table这个喇叭做了改版,外观和声音都改进颇大,现在最新的是Table 3 MKii,颜色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颜色——橙色,觉得很好看,就收了一对一直摆在安润听音室里。这对Table 3 MKii喇叭分为全黑版和橙色木皮版,价格有差,橙色木皮版贵一些,但也只是3千多价位,并不贵。
应该说这对喇叭的工艺、颜色都是我觉得很不错的,对得起这个价位,颜值方面我个人觉得高于平均。产品在台湾设计并制造。它的两个单元,高音单元是子弹头突出的Vifa,低音单元是丹麦Peerless的5英寸特制SDS单元。喇叭虽然不大,但灵敏度不属于偏高的,只有86.5分贝,功率承载颇大,能经受最大150瓦。喇叭背后没有搞花哨的“双线分音接口”,而是传统的两个接线柱。现在事实上有多少人在用Bi-Wire接书架箱?比例很低吧,所以我觉得无需搞四个接线柱。
Table 3 MKii我前面说了比起天乐厂家的前代产品改进颇多,主要在哪里呢?在于更平衡耐听、更细腻的声音。这不是一对“以小博大”、能出很重低音、很大动态的喇叭,而是以细腻的音色、精细的细节刻画而见长,保持了书架喇叭的本色,不擅长大动态和大场面,而擅长在小房间里播放中小编制的、讲究细腻感的音乐。
Table 3 MKii也不同于有些突出强调中频、突出人声的书架喇叭,而是保持了清爽中性的基本音色,播放人声时没有“拉近”的感觉。总的来说这不是一对口味很重、音染修饰明显的小喇叭,我把它的特性形容概括为“清爽而带些阴柔的细腻型喇叭”。
驱动方面,我个人觉得它适合厚声饱满一些的功放,典型的如胆机。搭配台湾谷津的U1S和U3S都是很协调的。预算不多就U1S、预算充裕上U3S,是很不错的选择。假如搭配U1S的话,总共投入不过7k左右,前面接个电脑就能播放了。搭配U3S的话解码部分和功放都会更好一些,投入约万元出头。
下面是安润听音室里很协调的一套播放系统:MBox数播作为音源、斯巴克MT35胆机推动。注意我给喇叭用了“悦牌”三柱金属脚架。这是一对重心沉稳、风格接近美国SA的重型脚架,很适合Table 3这样的书架箱。别看用了四只EL34管子的MT35输出功率不过32瓦x2,推Table 3喇叭非常足够了。这就是我前面说的,用胆机推它很讨巧、适合。这样一套,在10-15平方的小房间里,除了播放大编制和大动态不够过瘾、规模不够大之外,听听古典中小编制、室内乐、流行歌曲,都挺不错。
(完)
「定义“从容”」CAYIN N6 开箱测评
对于男孩子们来说,除了调戏女孩之外最大的乐趣,也许就是捧着一本武侠小说,上课看,下课看,晚上打着电筒在被窝里看。
武侠小说似乎总用一个共同点,每个故事里总有那么几个隐士高人。
《倚天屠龙记》中的胡青牛,《天龙八部》中的无崖子、灰衣僧人,《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梅庄四友,以及《鹿鼎记》中的韦小宝,《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王重阳、林朝英、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衣女子。。。等等。。。
N6的包装设计是比较大气的,采用了棕色的扁平盒子,打开方式有一种高档礼品的感觉。
这台机器的外观被不少人吐槽过,说实话,确实有些不伦不类。国砖见多了,对于奇葩的设计方式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但是精致的做工可以说让机器的实物拿在手上没有一丝违和感
N6的正面按键设计很不寻常,没有确认建。确认建集成在了右键之上。机器的左侧设计了一个滚轮,梁总告诉我这是因为音量键 大家一般都习惯在右边,但我依然觉得左侧滚轮的设计不太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屏幕方面使用了现在不少国砖都在使用的那块黑莓的方屏,显示效果很不错。界面设计的比较精致,还算直观。但是,N6的操作,着实是有些反人类的。表现有二:其一,大多数人不看说明书的情况下没法在短时间内搞懂如何操作。其二,用过各种国砖的我在收到N6后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才习惯这个操作。N6的操作,整个显得比较僵硬,这是我和本地一些玩过N6的朋友的共识。
接口方面,N6充电与数据传输采用了普通安卓手机的MICRO USB 接口,通用性非常不错,该接口设计在机身底部。同样设计在机身底部的还有TF卡槽,机身内置8GB储存空间,外置基本支持主流TF卡,支持热插拔,读卡很快。机身上部分布有耳机与线路输出,同轴输出,和耳机输出三个口。
N6的体积,在国砖里来看,也算是比较硕大的了。按照盖梁的分法,这块砖头已经妥妥地进入“大砖”的范畴。机器做的很扎实,手感不错。但是背面切割面比较锋利,不带套有点割手。
在我目前用过的所有国砖里,最好的做工有两家。飞傲和凯音。飞傲的做工次次都夸,再夸自己都觉得没意思了。而N6,着实,做工相当不错。按键精度很高,拿在手上就会有一种高端定位的感觉。
N6的耐用性,我觉得是不算太好的。背面碳纤面板比较容易划伤(虽然划伤不容易看出来),正面屏幕使用的时候是一定要贴膜的。然后,细心的朋友已经在上面的图片里发现了,掉字很严重。
作为疯狂堆料的副作用之一,N6的续航不太令人满意,我手上这台实测不到8小时。
所有试音曲目均为自抓WAV,由于条件所限暂没有使用DSD格式,今后有可能会进行补全。
N6的声场相比于同价位的一些前端来说不算太大,而且呈现方式有着比较强的包裹感。声底很干净,背景很暗,这是我称其为从容的一个原因。N6的声场在应对人声或乐器SOLO时显得恰到好处,而在大编制古典作品的时候显得有些拘谨。N6这台机器得益于高硬件配置,素质方面没有太大挑剔的空间,乐器定位准确,清晰。而结象方面,N6有着比较明显的修饰痕迹,抹去了一些棱角(注意,不是细节),使得整个机器显现出一种宽容与柔和的听感。
N6是一台以中频为主,略偏下盘的机器。低频量感偏大,风格比较宽松。衔接做得很不错。弹性不错,下潜还行,氛围感的烘托比较到位。但是瞬态是一个不太理想的环节。同时低频在演绎某些乐器的部分声部的时候,会有结象偏大的感觉,影响整体听感。但针对流行人声来说,这样的低频风格应该说是恰到好处的。
中频是N6这台机器最大的亮点与特点。你很难用“直白”,“中正”一类的词语来形容N6的中频表现。因为N6的中频有着比较明显的染色倾向。中频位置比较近,人声口型偏大。整体表现用温柔,温和,温婉,温暖四个词应该可以大致形容完整。中频有着相当不错的密度,厚度与重量感。N6的人声并不是因染色而显得“妖”得抓耳,反倒是在朴实的演绎中呈现出一种撩人的美。这样一个中频的表现在现在的在产播放器中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很明显的年代感。我想这也是得益于斯巴克二十多年玩胆机的经验。这份对于声音的理解相当有意思。
N6的解析素质,不是那种所有的元素都在喊“你来看我啊,你来看我啊”的高解析。
而是你不想看的时候,很容易就忽略掉它,想看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到它。
不算大。对比同价位的一些国砖来说并不突出。针对市面上的主流耳塞已经都可以应付。诸如MM400这类便携大耳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是开放式的HIFI大耳表现就很难令人满意了。
我觉得这是N6一个比较大的硬伤。虽说随身无动态而N6的动态表现确实还是好过了不少机器。但针对同价位的机器来说,N6的动态表现相形见绌,这也使得大编制N6的表现算不上差强人意。
之前像散文那样写单个歌曲评测,写多了,也感觉听没意思的。从这一篇N6评测开始,依稀换个风格,看看效果。
人声是N6的亮点,男声表现自然不会差。N6很不错的中频密度与厚度使得其在男声上的表现相当毒人。感情表达到位。无论是周董这样的,还是张学友那种风格,亦或是帕瓦罗蒂,N6的表现都能够令人满意。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N6的中频风格比较柔和,喜欢线条感强烈的风格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种男声太虚了。
N6对于容祖儿,梁静茹这类的歌手感情表达比较到位。娓娓道来,缓缓诉说。对于黄小琥,蔡琴这类女声展现出的韵味更是叫人好生欢喜。但对于一些ACG女声,N6的声音会显得过于厚重了。缺乏了一种鲜活的感觉。ACG党,N6可能不是你的菜。
我个人认为N6的摇滚和欧美流行时缺乏足够的感染力的。声音不具备足够的活力。同时冲击力与感染力方面乏善可陈。类似“stronger”或者“林肯公园的爱好者。可能男人家的802会更适合你们一些?
这一方面,可以说是M6兼具亮点与不足的部分。N6独特的音染使得SOLO很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西洋乐器方面,管乐、钢琴,民乐方面,二胡,古筝都有一种宽松,自然,从容的感觉。但同样,就像前文提到过的,小提琴,竹笛,琵琶这类乐器并不适合N6。
无论是大编制还是小编制,N6的表现算不上令人满意。本身风格决定了,在气势和空气感方面,N6的交响表现会是一个短板。
对于古典乐来说,SOLO方面表现不错,但是气势和动态的确不太能令人满意。
这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均衡的前端。如果你是口水歌爱好者,高频烧友,古典爱好者,ACG党,或许N6的声音不会对你的胃口。
但若是你喜欢细腻,从容的人声,N6或许会是你在4000以下价位,乃至6000以下价位的不二选择。
从内到位的尚佳用料和极好的做工使得机器拿在手上十足的高端感觉。但那奇葩的操作不忍直视。
声音方面,并没有一味迎合市场的喜好,而是按照自己的理念调出了自己的风格。
这是一个调音相当有水准的机器,这是一个声音相当有气质的机器。
实际上我为最后的评分究竟是A-还是B+纠结了很久,最后选择了A。这或许有一点私心,因为,我喜欢这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