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凌
一、起因
自从去年和LD搬进新家之后,陆陆续续添置了许多物件,本人算是半个死宅,过年的时候,终于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去香港撸了台PS4。因为淘宝上水分太多,趁着寒假,在香港海港城sony store买了一台1206A冰河白,2780港币。当时店里有活动,购机送398港币的原装黑色手柄一个,黑白配正正好,果断买买买。顺手还买了一套《美国末日》、《战神3》和《绝地战兵》的3合1合集,518港币,开开心心地带回来了。
“如果有一天我要为信仰买单,那么那家企业一定是索尼!”——马克思
海港城sony store的发(逼)票(格)。
购机的时候送了一个月会员,一年香港延保和一张全境封锁的内测码,算下来还是赚到的。
之后为了配合PS4,还特地去本地商场撸了台55X9000C,据说大法的电视对PS4有神秘加成?不过,画质真的是没的说。跟我一起默念:索尼大法好!
于是原本空荡荡的电视机柜渐渐有了信仰:大法家的电视和主机,香港迪士尼的摆件,张大妈常见的网件6300V2,和电信100M宽带送的创维高清盒子。但是表面上的干净背后却是——
电视机柜后面的插座基本被占满了,还用了一个1转2的插头。回想起小时候一个响雷直接带走了家里的电视和DVD,从此以后,我对雷击就特别地敏感。只要一打雷,第一反应就是满房子地拔插头,小到风扇,大到冰箱……自从买了这些心肝宝贝之后,我一直在担心雷击的问题,于是乎,就有了今天的主角——SONMUSE声缪斯GM-SE5N守护大师5位分控防雷防浪涌1.8米插线板。
一天早上,我日常刷着张大妈,突然一条国内优惠吸引了我。
移动端:SONMUSE 声缪斯 GM-SE5N 守护大师 5位分控1.8米 插线板…
虽然评论里面把它喷得一文不值,但是便宜啊!刚需啊!正好前几天充值了狗东会员,左有免运费券,右有退换无忧,果断撸了。下午快递小哥就来按门铃了。
二、开箱
包装长这样,比较正规,主要介绍了插座的几大特点:1.提供L-N防雷保护,2.175J和3000A的浪涌保护,3.采用防火阻燃材料,4.银触点开关,5.16000次以上插拔次数,6.1.8米长度。
上面的封口是二维码,据说扫一扫有三年换新服务哟。但是,上封口竟然没有封条……
WTF!下面竟然也没有!
侧面是几个简单说明。
底面有防伪码。
打开来,里面是排插和一张凌乱的保修卡。
顺手拿一边的豆浆机插头来插一插试试
。。。。。。竟然第一个就插不进!试了试剩下几个孔,没问题。我来研究看看怎么回事。
里面的铜片好像已经歪了,二手东,你够狠的。既然这样了,干脆拆开来看看吧,试试能不能把铜片拨正了,顺带看看做工如何。
三、拆解
说到拆解,拿必须要祭出神器了——
这套南旗螺丝刀号称百元内最好的螺丝刀,没有之一。壮哉我大国货!
南旗s2_淘宝搜索
我是由于要在老笔电上加装SSD才入手的这套,马云家入的,注意甄别是S2的批头还是CRV的批头,平时大妈推的大多都是60多块的CRV批头,强度上还是差很多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嘛。
插座背面有双向挂孔,背面有8颗螺丝需要拆开。
上端还有铭牌,写着一些相关信息。
果不其然,是防拆的内三角螺丝,不过根本难不倒我大南旗!
前方高能!!!
注意左上角电路板上的焊点。
这水平,这工艺老师傅哭晕在厕所。
我们来看看第一个插口铜片的情况。
。。。。。。这变形,这品控,这酸爽,谁买谁知道,差评不是空穴来风。在看看其他插口。
还算过得去。
电路板上面还有两个内三角螺丝,拆之。
黑色橡胶捆起来的应该就是防雷部分的压敏电阻了,看上去比较单薄,我也不懂,毕竟文科生。。。
拆解部分到此结束。
三、对比(飞利浦/Philips插排1.8米国标四位分控SPS4420C插座)
为了看出这款声缪斯排插的做工,我特地找来了厨房里专门用来带烤箱、微波炉和豆浆机的飞利浦排插,拆开来对比一下。
这款排插是LD以25元左右的价格购于天猫超市的,当时买了两个,一个在弱电箱连着光猫和一级路由等,服役半年没有任何问题,做工挺好的,没有毛刺,插口阻尼良好,比较顺手,没有火花,按键较硬较深,要用力按到底才行。
背面一样是挂孔,不过是单向的、铭牌,印着相关信息。这款采用的是人字螺丝,南旗表示:“不是我针对哪款螺丝,我只想说在座的螺丝都是垃圾。”提刀拆之。
整个插座做工要好于声缪斯,焊点和铜条都比较干净,是不是银触点开关不知道,怕拆开来装不回去。
两者对比一下。我们来看看铜条的宽度对比。因为是一时兴起写原创,手头没有游标卡尺,下次撸一把备好,请看官老爷见谅。
再来看看飞利浦的。
接着是铜条厚度的对比。
声缪斯官方宣传这款排插的一体磷铜条:铜片厚度达0.53mm,温升低,传导和弹性度好。
实际感觉飞利浦的铜条无论是宽度和厚度都要略胜于声缪斯。至于材质,不得而知,手头没有专业设备测试。
四、总结
首先,买这款排插的动机就是保护心爱的家用电器,虽然声缪斯的这款是防雷排插,但是做工却并不让人放心;其次,作为一款排插,连最基本的插头都不能好好地插进去了,而且根据狗东评论,不是个例,我想这款排插也没有什么本分可言了吧;最后,这款排插的活动价是29元,平时价格是49元,就像张大妈app的欢迎页上写的:折扣再多,值才重要,各位见仁见智吧。
最后我默默地打开狗东,点了申请售后,这会这个排插已经在回仓库的路上了~
小编注:为了感谢诸位值友的首晒热情,响应大家的呼声,该活动分裂出了门槛较低的子活动#本站首晒#!欢迎大家来分享本站还没晒过的好物,为值友提供更多购物参考!
原创话题征稿:#首晒# 重赏征集令 — 晒出Ta的第一次…
索尼在 4 月 8 日公开了次时代主机 PS5 的手柄外形设计。这款名为「DualSense」的新手柄,外观上跟之前的 DualShock 系列手柄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比起外观设计,更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一点是,新手柄竟然保留了 DualShock 4 增加的触摸板。
PS4 作为游戏主机史上累计销量第二的产品,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不过说起本世代 DualShock 4 手柄上的触摸板,不同的玩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客观上讲,DualShock 4 触摸板确实没有被游戏开发者们充分利用。虽然也有一部分作品针对这个触摸板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但在大多数游戏里,触摸板只是一个特大号的按键。
因此不少玩家认为,次世代的手柄很可能会把这个略显尴尬的触摸板去掉,但 DualSense 公布后大家都傻眼了。DualSense 不仅保留了触摸板,还把面积做得更大了,实在是耐人寻味。
曾被寄予厚望的触摸板
如果回顾 PS4 发售前的一系列媒体报道,你会发现 DualShock 4 上的这块触摸板在当年曾被寄予厚望。据报道,索尼的产品设计团队可为它投入了不少精力,也有索尼自家的第一方游戏开发者认为这会是个前瞻性的设计。
2013 年 10 月底,在 PS4 欧美版发售前夕,外媒 GamesBeat 连续放出了四篇特别报道来介绍 PS4 手柄的方方面面,其中就涉及到对时任索尼互动娱乐(SIE)战略与商品策划部产品经理的青木俊雅的采访。
青木俊雅曾在 Walkman、PSP 和 PS3 团队担任工程师,到了 PS4 团队中,他承担起为 PS4 创造新手柄和用户界面输入的重任。青木在采访中透露,开发团队最初并没有被 PlayStation 历代玩家所习惯的手柄布局所框死,曾研究过许多「激进的想法」。
报道称,PS4 产品团队做了超过 20 款不同的手柄原型机,很多原型机的设计都受到了当时各种电子设备的影响,比如任天堂的 Wii U、Xbox 360 的手柄,乃至苹果的 iPad。
鉴于触屏设备的流行,PS4 产品团队曾深入研究过在新手柄上加入触摸屏的可能性,比如把手柄原来的×□△○区域替换成一块触摸屏。不过跟 SIE 的游戏创作团队沟通后,产品团队打消了使用触摸屏的念头 —— 手柄上的触摸屏会让玩不得不低头看手柄,这可不是好事。
最终,产品团队还是决定使用触摸板的方案,并且在衡量多方面考虑后,在保留传统 PlayStation 手柄布局的基础上,仅仅把触摸板放在手柄正中央,把那些「去掉所有实体按钮」「PSV 那样的背部触摸板」「能把触摸板移动到手柄上不同位置」等骚点子抛诸脑后。
为了这块触摸板,产品团队把摇杆的高度降低了,因为 DualShock 3 的摇杆高度会妨碍到拇指触及触摸板;产品团队也稍微缩短了×□△○几个功能键之间的距离,只是为了腾出更多空间让触摸板的面积变得更大。
如现在我们所知道的,DualShock 4 上的这块触摸板除了能作为一个巨大的独立按键,游戏开发者也可以将触摸板不同位置的按压映射成不同按键,此外它也能识别轻触和划动手势。理论上说,这相当于为手柄增加了好多个可用的键位。
为了充分利用这块触摸板,索尼旗下的第一方工作室都早早地拿到了新手柄,当时正为 PS4 开发首发护航作《杀戮地带:暗影坠落》的游骑兵工作室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杀戮地带:暗影坠落》的游戏总监特海德(Steven ter Heide)曾在采访中透露,他最初也对这块触摸板持怀疑态度,但使用一段时间后,他认为这是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功能。当时特海德是这么说的:
我们现在就可以想出一些有用的点子,但也许一年后,人们会想出更令人兴奋的用途,甚至更好的功能。他们会把触摸板更好地融入到他们的游戏中。我不觉得它是毫无必要或不该存在的东西。
当时特海德的说法,跟现在许多玩家的看法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手柄上的触控操作,究竟有没有用?
正如上文所说,触摸板的存在相当于为手柄增加了好多个可用键位,这当然是有用的设计,就看游戏开发者们怎么利用了。然而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在 PS4 首发至今的游戏作品里,真正有为 DualShock 4 触摸板进行针对性设计的游戏作品并不多,多数集中在为 PS4 首发护航的那一批游戏里。
比如《NBA 2K14》可以通过划动触摸板快速切换战术,比起传统的组合键形式是方便一些;又比如《刺客信条 黑旗》可以用触摸板快速打开地图,并可以使用手势缩放地图并标点,跟使用肩键或扳机键缩放相比更加直观;而上文提过的《杀戮地带:暗影坠落》,则为触摸板分配了控制无人机的功能。
还有一些游戏,为触摸板做了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像《重力异想世界 完结篇》《声名狼藉:次子》都是「触摸板有用论」支持者经常举的例子。
在《重力异想世界 完结篇》里,往不同方向划动触摸板可以让角色切换成不同模式,而在《声名狼藉:次子》中,触摸板更是兼具环境互动、暗杀、吸取能量等功能,甚至在通过安检时,玩家需要像主角把手指放到扫描仪上一样,伸出手指在触摸板上做动作。
但随着时间推移,愿意针对触摸板去设计配套操作方式的开发者好像越来越少了,多数游戏都只会把触摸板作为一个巨大按键使用。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可能很简单 —— 开发者不愿意。
一方面,其它平台的手柄是没有触摸板的,因此对于开发多平台游戏的开发者来说,针对 DualShock 4 的触摸板开发独有的配套操作,就意味着要为别的平台开发另一套操作方式。另一方面,就算真把配套操作设计出来了,也不见得一定能让游戏体验有很大提升。
往好了说,把触摸板操作融合到游戏玩法中去,某些情况下能让游戏沉浸感更强,像《声名狼藉:次子》《底特律:成为人类》就为增强沉浸感设计了许多触摸板相关的操作;而《NBA 2K》系列中用触摸板切换战术、《往日不再》里以触摸板作为打开不同菜单的快捷方式,都或多或少地让操作变得更加方便或更加直观。
这些设计无疑是好的,但反过来说,它们都能用更传统的方法实现,相比之下触控操作也并没有很决定性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触控操作甚至可能成为劣势。为《重力异想世界 完结篇》写过评测的 @骑士 就表示,通过划动触摸板切换模式在紧张激烈的战斗时容易误触发或触发失败,导致手忙脚乱。
这块触摸板不是「一无是处」,又远远说不上「必不可少」,颇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味道,却需要开发者多投入额外资源去适配,那多数游戏只把它作为巨大按键使用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么,既然本世代的触摸板如此尴尬,为什么次世代的 DualSense 不但保留了触摸板,还把它做得更大了?
下一页:更多内容
次世代的触摸板能焕发新生吗?
之所以保留触摸板,最容易想到的原因,当然就是为了向下兼容了。索尼在今年 3 月承诺「4000 多款 PS4 游戏中绝大多数都能够在 PS5 上游玩」,假如没有了触摸板,那许多游戏的向下兼容都需要重新进行优化。
不过,仅仅为了向下兼容而延续一个表现不佳的设计,真的是个正确的决策吗?而且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触摸板被做得面积更大了,会不会还有别的可能性?
笔者找到了一些索尼申报过的专利,它不一定会出现在实机上,但在 DualSense 详细情报尚未公开的当下,我们不妨根据这些专利畅想一番,猜一猜这款次世代手柄在触摸板上还有哪些可能性。
今年 3 月外媒发现的一项专利显示,索尼可能依然在探索手柄模块化。在专利文件的配图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外形跟 DualShock 4 很像的手柄,但触摸板的部分却是可拆卸的。
根据描述,这块可拆卸的触摸板能够让视障人士拥有更好的游戏体验。触摸板里内藏可活动的零件,能够显示盲文,让视障人士阅读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时变得更方便。
另一个专利早在 2018 年底就被报道过,是个在手柄上加入触摸屏的设计方案。有意思的是,该专利里显示的触摸屏位置并不是 DualShock 4 触摸板所在的位置,而是在双摇杆的下方。
且不谈这个设计如何,总之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虽然当年给 DualShock 4 加触摸屏的点子被游戏团队阻止了,但索尼的产品团队一直没有放弃为手柄加入触摸屏的想法。
申请了专利不代表一定会做成产品,但看完上面这些专利,笔者还是忍不住浮想联翩:
DualSense 上的触摸板也许是可拆卸的,不爱用触摸板的玩家可以将其换上一个塑料盖子;此外,触摸板的位置也能替换成各种需要另外购买的自定义模块,比如方便打字的实体键盘、能作为副屏幕使用的触摸屏,或是专利里提到过的盲文显示板。
PS5 世代的游戏或许都将允许自定义按键,玩家可以把任何游戏中的按键映射到触摸板、触摸屏的按压或划动手势上,如此一来,开发者只要在全平台通用的操作方案的基础上,为 PS5 开放按键自定义,即可发挥触摸板、触摸屏应有的作用。
以上只是笔者的脑补,大家不要当真。其实自 PS4 发售以来,一直有不少玩家在想象次世代手柄上的触摸板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笔者的脑补也结合了部分玩家的想象。
有玩家希望能把按键自由映射的触摸板上,比如把十字键映射成划动操作,让十字键使用时不必再移开左手拇指;有玩家希望把触摸板升级成触摸屏,让游戏能多一个副屏幕,实现像 NDS 那样的双屏玩法;甚至有玩家大胆到希望用触摸板取代手柄右摇杆,模拟出类似鼠标的操作体验,让手柄设计体验往键鼠靠拢。
不过,上述的网友想象都有点太夸张了,我觉得下面这位网友的想象更加实际:
其实在之前 DualSense 公开的报道里,手柄还有两个角度没有展示,一是手柄的背部,说不定有背键呢?另一个是手柄的底部(也就是 DualShock 4 插耳机的位置),难不成真像专利里说的那样有个触摸屏?
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对正面的触摸板比较感兴趣。我有一种感觉,索尼之所以在次世代还保留触摸板,不仅仅只是为了向下兼容,或许还藏着未公开的新特性,在最后关头才给我们带来惊喜。比起稳健保守的设计,我更想看到大胆的创新。这当然会伴随着风险,但能让用户看到创新的热情,也是一个品牌的魅力所在。
正在看本文的你,又对触摸板有什么感想?如果你对 DualSense 上的触摸板有什么功能或创意上的期望,不妨在评论区跟大家交流一番。
参考资料:
The PlayStation 4 controller: A close look at the touchpad, light bar, design, and everything else (part 4, exclusive)
The PlayStation 4’s touchpad and the 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nFAMOUS Second Son: Creating Control (Gameplay) | Gamescom 2013
How Some PS4 Launch Games Are Using the DualShock 4’s Touch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