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小店连“试衣间”都算不上了?
生意正面临冲击,单纯做实体店难消化铺租
长沙某鞋店打出限时特价的招牌。在互联网大潮下,实体商家生意难做。 记者 田超 摄
在各大品牌纷纷开设网上旗舰店后,网友调侃实体商场“沦为网店试衣间”。三四年过去,消费者渐渐发现,网络上能买到的品牌服装大多是陈年旧货,当季新款首先供给商场专柜。不过,一些没有品牌的仿款、“便宜货”就不同了,经营原单、代购、剪标等各种名号的服装网店风生水起,有的还拥有了自己的粉丝俱乐部。这个冲击波,也直接影响了一些以经营非品牌服装为主的实体服装小店的生意,连锁反应在了如金满地、金苹果和弥敦道等小店云集的市场里。■记者 朱蓉 实习生 蒋志超 王卓琳
现状
金苹果大市场的变迁
火车站附近往往是一个城市中低端批发、零售生意最红火的中心。长沙金苹果服装市场在这个“光环”下已经营了20年,这个服装贸易中心经历了从最初的人声鼎沸到现在的少人问津,在这里租门面做生意的商家挺有感触。
9月8日上午,尽管门外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市场里的顾客却是稀稀疏疏。“很多经营户门面到期就不做了,到处都在门面转让。”一名在服饰城门口摆摊卖水果的摊贩如是说。
从正门大道走入市场,记者发现一些铺面的店主在玩手机或聚在一起聊天,似乎完全没有把生意当成一回事,许多位置偏僻的店面甚至没有生意。
越往里走,“门面转让”的告示便跟着多起来,平均每四五家店面就有1家要转让。记者随机采访了7名贴着门面转让标识的店主,其中仅1名表示“是以门面转让为降价促销的噱头”,而其他店主则表示真的不准备再做。
据了解,在金苹果大市场,位置不算好的10平方米商铺年租金近1万元,每月还需按面积缴纳800元左右的管理费,而位置稍好的租金则在2万左右,管理费也增加到每月1200元。“服装需要毛利达到40%才有钱赚,现在很难卖得起价。”一名经营童装店铺的店主感叹生意不好做。
一名店主抱怨,“大部分顾客只看不买,有的还说在网上看到同款的,就试试尺码大小,真当我这是试衣间了。”
服装小店生存不易
除了金苹果服装市场,金满地、弥敦道等商场也是个体服装商铺较为集中的地方。9月8日,记者在金满地随机采访了七八家店铺,大部分店主表示,互联网对生意的影响还真有点大,再继续下去会考虑出售店面。
一家名为“RN商店”的服装小铺的店主正是这样打算的。这家8平方米的小店每月租金4000元,除了按季度缴纳租金外,还需另外缴纳4000元押金。店主称,现在每月能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除去房租、水电、人工,剩下的盈余太少,“如果到秋冬季生意还是这样,将考虑出售店面。”
据了解,金满地的租金要比金苹果贵了不少,靠近电梯的外围铺面一年租金要交七八万元,押金也要4万元左右。
虽然生意不佳,可房租还在一直涨。一家8平方米的小店店主透露,去年月租3200元,今年5月就涨到了4000元。
“淘宝也就几十块,你还卖100多,这么贵谁买?”当面对顾客的此类提问时,个体服装店主们通常是哑口无言。
改变
部分店主主打日韩代购
当然,互联网给个体服装行业带来的除了低价的冲击外,还有一些机会。同样在金满地经营一家面积为11平方米服装店的张小姐生意还挺不错。据她介绍,店铺每月5000元的租金可以负担,“除了开销,能有数万元的盈余。”
张小姐称,自己开店的思路就是结合互联网,经营好实体店熟客生意的同时也开有网店,“进货时把握定位,款式偏日韩系,也为顾客提供同款代购服务。”她也承认,同样一件商品,在实体店销售时定价可能在100多元,而在淘宝店销售时,定价则会在几十元而已。
而在弥敦道、7UP等流行时尚感更强的主题商场里,不少经营服装的个体商家已经打出了“日韩进货”、“日韩代购”的广告来。
“机票便宜的时候,就会去韩国,进不少流行款式的衣服回来,”在弥敦道夹层经营服装店的黄小姐称,因为款式新颖,质量也是经过她本人筛选,连衣裙单价能卖到300元左右,已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客群。近日,弥敦道商场已开始整体装修升级,这家集合主题卖场未来将在代购等特色经营上有何创新表现,也不禁让人期待。
除了个体商户较为集中的卖场,一些临街的门面生意也是有好有坏。在开福金街以“买手扫货”形式经营着一家欧美服饰店的王小姐,时常在个人微信上发布本人试穿的到店新款模特图片和店铺最新优惠,主要也是做熟客生意。
探因
品牌货电商渠道多为销库存
中低端服装卖家更受伤
19元一件的李宁牌T恤,不到400元一条的欧时力连衣裙,还有99元就能买3条的洛可可夏装短裤……在各大品牌的官方电商渠道上,相对实体卖场的低价频频出现。而一些盼着品牌做折扣活动的消费者每每被超低的数字价格欺骗,“上架销售的款式都挺陈旧。”一名曾摩拳擦掌要抢货、最终失望而归的消费者如是说。
9月8日,记者随机打开女装品牌欧时力官方旗舰店网站,“致秋至优雅,专区3折起”的宣传占去了网店的最优位置,专题中售卖的价格相对亲民的款式均为旧款,新款价格并没有任何折扣。
而相反的,以“女装”、“短裙”为关键词键入搜索栏,得到的搜索结果最低价格仅每条39元还包邮。“在网上买的非品牌服装都很便宜,买一身大概也就七八十元还包邮,有的T恤才十几块,这个价格在实体商铺中很难做到。”一名热衷网购的90后小青年说。
湖南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尹元元教授认为,互联网上的低价产品对中低端消费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为款式新颖,价格也便宜,一家小铺面不需要租仓库,也没有人工成本,这对曾经红火一时的经营中低端服饰的个体服装店铺造成冲击,“如果想要经营下去,可能需要店家在经营策略和进货渠道等方面推陈出新,不然很难做下去。”
他认为,实体店可以“两条腿”走路,在经营实体店的同时也考虑开设网店或者微店,向更大的平台借流量,为自己的生意聚集人气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观察
全产业链都要“互联网+”
这已是一个言必提及“互联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开始经营自己的电商渠道,有的借道第三方B2C平台,有的自建网上商城。
传统服装行业嫁接到互联网上,先试后买的销售方式开始发生改变,间接影响到了下游的个体服装商户们:从广州、株洲、浙江进货的“老路”已很难确保为这些生意场上的“老麻雀”们赚到满意的钱。
拥抱互联网,传统服装零售业已经有人开始走在前面。他们将自己变成“网商”,他们利用互联网为自己打广告,他们把进货地从广州、浙江升级至国外……
唯有跟上节奏,全产业链同步链接互联网,才能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不让任何人掉队。
来源:北京商报
想用一线大牌化妆品,经济实力不允许;想换护肤品,又不知道皮肤是否过敏……这些在小易看来都不叫事儿,化妆品小样就都解决了。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得单独销售的“非卖品”化妆品小样大批量出现在调色师等线下美妆集合店。关于小样产品的来源,集合店与相关品牌方各执一词,一时难辨真假。
化妆品小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对高奢化妆品的消费欲望,这也导致小样生意火了。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火热化妆品小样市场中充斥着各种乱象,假料体+“真”包装,再配上可以购买的检疫检验证明、报关单等应付监管的文件,“各大品牌”小样产品便可上市销售。
谁在买
位于朝阳区悠唐购物中心的调色师店内一排单独的货架上摆放着欧莱雅旗下顶级品牌赫莲娜、雅诗兰黛旗下一线品牌海蓝之谜、宝洁旗下一线品牌SK-ll等大牌化妆品的小样进行销售。把这些小样拿近一些,可以清晰地看到“非卖品”“促销品”等字样标注在包装上。
同样,在北京新中关购物中心的wow colour、三里屯的话梅等美妆集合店内均可看到正在销售的“非卖品”化妆品小样。
“店里主要销售的是彩妆产品,基本不会卖护肤品,更别说小样了,这两年买小样的人多了,店里就辟出一个货架来专门卖各大品牌的小样。”调色师店销售人员说。
价格,是化妆品小样热销最根本的原因。据了解,美妆集合店中化妆品小样的价位在几十元到百元不等。比如2.5g的SK-ll赋能焕彩眼霜价格为87.9元、3.5ml的海蓝之谜经典精华乳霜129元、30ml的SK-ll嫩肤清莹露89元等,而这些品牌的正装产品价格在几百到上千元。
“买一瓶30ml的海蓝之谜精华乳霜价格大概在1500元左右,以我现在每个月不到1万元的收入,除去房租、吃饭、社交等费用,难以支撑这个价位的化妆品。不过,一瓶3.5ml的海蓝之谜经典精华乳霜129元,这对我来说就简单多了。”小易算出这样一笔账。
对于深信每三年就要换一种化妆品的小谷来说,化妆品小样也是很有必要存在的。“现在一套化妆品下来都要小几千,万一买后出现皮肤不适用,这笔钱也就浪费了,先买小样产品试用一下,合适再买正装不浪费钱。”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一线大牌化妆品单价较高,部分消费者在未使用的情况下不知是否满意,通过换购小样产品,可以寻找能满足自己喜好和需求的产品。此外,当前很多年轻消费者会频繁更换化妆品,正装量大价格高,换产品时会出现用不完的情况,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小样产品既符合需求又能省钱。
谁在卖
本应是正装产品的赠送产品,如今却以商品形式出现在集合店,这些小样从哪里来的?质量有保障吗?这大概是小易最想知道的问题了。
根据调色师店内销售人员的说法,店内之所以能够销售大牌化妆品小样是因为跟品牌方有合作。“店里的小样产品都是正品,我们与相关品牌方都有合作,不然品牌方也不会允许我们销售,是不是?”这位调色师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它们可都是被品牌方允许销售的正品。
有意思的是,这位销售人员的说法和各大化妆品品牌方给出的说法截然相反。
“我们的小样不会拿来销售。”资生堂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资生堂集团的产品小样是为了让消费者体验产品,免费提供给消费者使用,属于非卖品,更没有授权线上和线下专营店售卖小样”。
欧莱雅相关负责人也否认了授权美妆集合店销售化妆品小样的说法。“调色师、wow colour等美妆集合店不是集团的授权渠道商。”
在完全不同的两套说辞中,我们很难去分辨究竟是真是假,但北京市药监局进口非特备案部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化妆品小样包装上标注“非卖品”“赠送品”等字样,只能作为赠品进行赠送,不能单独销售。
除了来源不清,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调色师门店中销售的部分小样产品备案信息与实际产品不符。如,一款名为雅诗兰黛肌初赋活原生液的小样产品,根据包装上的备案凭证号在药监局官网查询显示的名称却为雅诗兰黛精华露。
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凡是进口化妆品进入国内销售,无论是小样还是正装都需要备案注册。“如果备案企业对小样产品进行备案信息登记,不会出现查不到的情况。”
来源不清、备案信息不明……线下美妆集合店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化妆品小样乱象一角。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小样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销售假料体、“真”包装、检疫检验证明、报关单等化妆品小样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假料体
化妆品小样市场有多火,经常购买小样产品的小易知道,热衷于赚钱的王博(化名)也知道。不同的是,小易是买方,而王博想做卖方。
想做卖家,首先得有产品。对于怎么能够拿到大牌化妆品小样,王博有一套自己的规划。
规划第一步,先买料体。王博找到一家名为广州蓓茵化妆品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了解到,该公司可以生产提供海蓝之谜、SK-ll、兰蔻等30多款一线品牌的化妆品料体。其中,一公斤SK-ll眼霜料体价格为1680元;一公斤海蓝之谜面霜料体价格为360元。
“这些假料体,无论是从气味、颜色还是质地粘稠度上都与正品料体一样,一般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来。”在介绍自家产品时,这位销售人员显得信心满满。“料体质量完全可以放心,购买之后你可以拿到任何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按照上述销售人员提供的料体售价,王博算了一笔账。一公斤海蓝之谜经典面霜料体价格为360元,如果按照一瓶小样3.5g含量计算,一公斤料体大概可以分装出285瓶小样产品,市场上一瓶海蓝之谜经典面霜小样产品价格在100元左右。这样,销售额将达28500元。SK-Ⅱ眼霜料体一公斤售价为1680元,按照一瓶含量2.5g计算,一公斤料体可以分装出大概400瓶小样产品,一瓶售价按照90元计算,一公斤销售额预测可达36000元。
这样的买卖足够让王博心动,但钱也没那么好赚。根据销售人员的说法,由于料体不是正品,无法对产品进行备案注册,购买者可以买回去自行分装销售。
也就是说,料体之外,王博需要想办法解决装料体的包装以及产品备案。
“真”包装
关于小样包装,大致有两种获得途径,一种是在咸鱼等App平台收购大牌化妆品小样空瓶;另外一种是在网上找包材厂商购买与市场上化妆品小样一模一样的包装。
王博更倾向于第一种。“按照化妆品管理条理,大牌化妆品小样都有备案信息,直接在平台上回收这些小样空瓶虽然价格贵一些,但可以省去后面标签制作、备案注册这些事情。”
在闲鱼App上搜索“空瓶回收”关键词后,弹出大量相关信息,部分回收商家特意标明:只回收一线大牌正装小样空瓶。根据某商家页面信息,6只科颜氏金盏花植物爽肤水小样空瓶售价为40元。“这个价位算是中高端的了,一般按照品牌档次不同,小样空瓶的价格在3-10元不等,像市面上比较火的SK-Ⅱ神仙水空瓶价格为6元/个,海蓝之谜面霜小样空瓶价格为10元/个。回收的时候你得让他(卖方)提供一下购买的票据,证明是真品。”在回购小样空瓶这方面,王博显然做了不少功课。
不过,咸鱼等电商平台回收小样空瓶也有缺陷,短时间内难以快速收集大批量的空瓶,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找网上的包装公司了。位于广州的万美包装有限公司以及广州铭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均表示,可以生产与正品品牌一样的化妆品小样包装。
根据万美包装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人员的说法,该公司是雅诗兰黛包材供应商,提供雅诗兰黛旗下部分产品的包材供应,这也是他们能够提供雅诗兰黛旗下部分产品包装的原因。“雅诗兰黛小样包装与正品一模一样,单价1.6元,起批量1000,相关的产品名称标签你们可以后期自己做。”
产品制作的料体和包装得到解决,备案、报关单以及检疫检验证明等相关资质成为产品上市销售前的最后一步,也是颇为重要的一步。
商品想要在天猫平台销售,需要提供化妆品样品的进货凭证以供审核,若商家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进货凭证以证明样品的可信来源,天猫将删除该商品或信息。同样,线下实体店销售海外化妆品时也需要有海关报关单等相关进货凭证。
在产品资质方面,王博也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根据云南万泰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介绍,只需花费2000元,便可获得由公司提供的各大品牌相关资质,包括报关单、检疫检验证明、备案等,甚至还可以提供大品牌的小票发票、增值税专票等。
谁监管
不管是回收正品小样空瓶还是购买报关单、检疫检验证明等相关资料,“王博”们想要实现的是躲避相关部门的监管。
近年来,为加速化妆品领域健康有序发展,相关部门从产品备案到产品标签规范等方面监管逐渐完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2018年3月,广东省药监局发布《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条例》规定,包括未履行化妆品产品注册或者备案手续、不能提供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或者标记、化妆品经营者擅自分装、配制的化妆品等在内的14种情形的化妆品禁止销售。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真实、完整、准确。”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针对上市销售、经营或者进口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以及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化妆品,属违法行为,需进行相应处罚。
新条例实施,监管部门的行动也要跟上。2021年1月底,杭州一家名为“ONLY WRITE”的美妆集合店因销售大量小样,被当地市监管局联系海关部门协助调查。因商家无法提供涉案商品的合法来源证明,涉嫌商品走私。目前,近3000件涉嫌走私化妆品(多为大牌小样)被扣押,初步估算货值20余万元,已立案调查。
美妆行业营销专家张兵武表示,新条例规定,制假、售假化妆品小样产品同样适用于正常化妆品的相关条例。随着化妆品小样市场逐渐兴起,相关部门在企业产品备案、注册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将逐渐完善,相应的监管力度也会逐渐加强。此外,部分化妆品品牌也在尝试推出小样产品,正规品牌的进入让消费者有了更好的选择,对小样市场的规范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淘宝平台,一家名为“欧莱雅集团小美盒旗舰店”的店铺中销售欧莱雅旗下各品牌的小样组合礼盒装。欧莱雅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家店铺是由欧莱雅运营,产品为高档化妆品部分品牌产品,主要为方便消费者体验公司的明星产品。
在伍岱麒看来,一些化妆品品牌正在面临消费者群体变化,需要获取新用户,推出小样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一起吸引客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品牌尝试小样模式。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