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假发好卖吗多少钱或淘宝网简介

前几天,一个读者朋友对我说,假发市场太大了,想要进去试试。

我问,你想去哪儿试,内销还是外贸?

他说外贸,准确说是想动身去非洲卖。

我当时就在想,莫不是去年的热搜#非洲人卖中国假发月入3万#,到今年开始上头了?

然后他给我说,同样一款头发,批发价9-16元,售价55-68元。

“其他的不跟你说,怕你去非洲抢我生意,只告诉你,在非洲的卖的话,淘宝上的这个金额数字的货币单位,可以变成美金,还供不应求。”他给我神神秘秘的发完了这条消息之后,就再也不肯多说了。

不可否认,假发的市场很大。我本人以前就在非洲呆过,对于很多富起来的非洲人来说,假发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刚需产品。

可能很多人会想不通?

为什么假发会是刚需产品?

原因很简单,受气候的原因,紫外线太过于强悍,非洲当地人的真头发,一般来说就只有一两厘米长,而且还是那种又粗糙,手感就好像纸一样。而这种毛茸茸的小卷发,长到一定长度,还会自动脱落重新生长,根本就留不长。

就像这样。

像不像钢丝球?

重要的是,几乎没有黑人可以免于这种基因造成的发质问题,也导致很难分出性别。

所以非洲很多男性要么会将头发剃短,或者直接光头,要么就编成贴着头皮的小辫,而女生则会更爱美点,那么就要选择戴假发。

对假发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是逛街,看到个好看的假发,就会顺手买一顶。所以在非洲,平均每两秒就卖出一顶假发。

尤其是非洲的白领上班族,每人至少拥有三四顶假发,那还是算少的。中产阶级基本两周换一次假发,有钱的富人可能平均一周就要买一次假发。

在非洲有关头发的事都叫“头等大事”。

有时候非洲妹子要做造型,或者编发,至少得花一个上午,5个小时并不夸张。所以如果你有一个非洲的女朋友,结果在约会的时候迟到了,一定要体谅,因为有可能是因为她的编发工作还没有弄完。

当然,编发的价格也不菲,如果是非洲城市里面那种美容美发店的话,一点都不便宜的,至少得千元起步了。所以一个女性一般会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钱来打理假发。

而且还有一点,使用假发饰品年龄广,从8岁到80多岁的女性都会佩戴假发饰品。

非洲女性对于假发的热爱,就好比中国女性对于口红的热衷,这句话不假。

“在非洲的很多国家,恋人之间不是送花,而是送假发。”

公司最近新招进来的一个小妹,讲过一个她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是在地铁上遇到一个黑人女性,一直在好奇打量她的头发,还问:“Is it real?”,然后在征得她的允许下,先是摸了摸下头发,然后还试着揪一揪,应该是怀疑下真假,笑嘻嘻的说着“Beutiful”这类的词语。

“如果我的头发是假的,照她那个架势,绝对会追着我几条街问清楚这是在哪里买的。”她调侃。

得不到的永远被偏爱。他们头发天生短卷,所以很自然的非常羡慕拥有同样发色的亚洲人,尤其是那种又顺又长又直的。

当然这种通常很贵,质地好的假发,在非洲的售价甚至能高达上万人民币,这相当于奢侈品了。可能作为亚洲人的我们,不会想到非洲人的奢侈品柜子里竟然会有假发的席位。

其实就像我们亚洲人,最喜欢美白产品那样。其实在欧美那边主打美白类的,并不是那么好卖那样。没办法,谁让我们亚洲人是黄种人呢?

当然,在一般的黑人圈子里,受到传统审美影响,有一半的人会觉得,当拥有一条长长的辫子和一头长发时,会看起来更漂亮,会更受欢迎。

也就是说,有漂亮的假发也是一种财力与身份的象征。

再加上非洲人是属于那种天生的消费主义者,他们大多不会去买房,不投资,也不去储蓄,但就是很喜欢现金,只要有钱,就会去消费。据统计,非洲各地的女性每年在编织辫子和假发上的花费约为60亿美元。

所以卖假发的确是一门好生意,尤其是在非洲卖,这没办法反驳。

其实大多数人在关心一个行业前景如何的时候,实质上关心的并不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而是,“我现在入这行,能不能赚到钱,或者说,能不能快速赚到钱?”

所以在非洲卖假发的利润有多大?

这么来算吧,假如一顶普通假发进价30元,卖50美元,再加上人民币和美元欧元的一个汇率差,就按汇率6点多来计算,折合人民币也有300多元,不除去其它费用的话,毛利能达到200元人民币左右。

虽然非洲是出了名的,其它方面费用成本远远高于材料成本。但是只要成本控制得好,这里面的赚头,还是十分大的。

不要怀疑非洲人的消费力,就算千元起步的假发,非洲很多人也买得起。

因为非洲确实是出现了一批有真实消费能力的群体,给一个比较出人意料的数据,就是非洲的中产阶级目前占比。按非洲发展银行的调查,有消费力的非洲中产阶级已达2.6亿人,占了非洲总人口的20%。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在哪里,一般只要是传统行业,竞争压力就很大。

虽然假发市场被称为“黑色黄金”,但是这块金子早已被人淘,不再是秘密了,在非洲,假发店早就像小吃店一样密集。

其实在非洲,比假发更好的空白市场很多,不光假发、手机,其实卖美白产品、卖粉底也能赚,有很多可以卖的。而且在非洲,劳动力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便宜的,机会目前也是永远不饱和的,所以利润绝对可观。

为了赚钱,每年依然还是会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奔向非洲,想着能去崭露头角,想着在非洲的土地上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这片土地上的机会,源源不断的吸引人往这跑。

据IMF预计,2018年非洲GDP实际增速约3.4%,其中东非地区增速最快,达到6.4%,在世界前列。

除了经济发展迅速之外,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1990年,非洲人口只有5.53亿,2017年,非洲人口有12.6亿。

大家应该都懂点经济,知道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其实就像我们的八九十年代那样,非洲现在很多国家,也到了,我们当初那样那种喜欢到处建第一高楼的比拼当中了。

也就是说,正处在飞速发展的窗口上。

不过想赚到这笔钱,倒不是那么容易。并不是因为前面说过的,疾病和安全的问题,而是异国孤独的问题。

作为一个曾经在非洲呆过的人,告诉你,那种孤独是全身心的。国内的人因为不跟你同一个时区和国家,跟你根本没话题聊。

而那边的人呢?大家都是冲着赚钱去的,你说聊什么呢?只能聊家乡,越聊越愁!

不过社会就是这样,得到的同时总要失去点什么。

你做好这个准备了吗?留言告诉一下我!我想跟你成为朋友,我佩服所有敢于放弃掉优越生活去拼搏的人!

 

 

文|九路君

淘宝淘宝网被年轻人称之为“万能的淘宝”,它之所以“万能”,因为但凡法律允许售卖的东西,几乎都能在那里淘得到。十几年前,我们大概很难想象得到,即使是宠物这样的活物也能通过网购买到。说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位山东老农因庄稼深受蚜虫之害苦无办法,又不想用太多农药,在儿子的指点下,决定上淘宝看看有没有解决方法。老农输入“害虫克星”,没想到竟然弹出数十家售卖活体七星瓢虫的店铺,他半信半疑下了单。几天后,瓢虫到了,果然是活的,而且非常生猛,一口一个蚜虫,很快蚜虫被消灭干净。而这时这位老农又开始担心,这些瓢虫都是拯救庄稼的大功臣,现在没有了蚜虫,瓢虫会不会被饿死?可是上哪找蚜虫给它们吃呢?于是他用当初购买瓢虫的方法上淘宝搜“蚜虫”,一搜还真有!你看这淘宝够不够“万能”?

言归正传,来说一下这“万能的淘宝”是如何诞生的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很快用上了手机,从最开始的“大哥大”到后来的“小灵通”,再到摩托罗拉等品牌,手机发展日新月异,功能也从最初的打电话到后来玩游戏、拍照、上网、购物等,无所不能。随着3G、4G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传统的购物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支付迎来了它的春天。2003年5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的淘宝网成立,作为一个网络商圈,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如何远程支付的问题。当年10月18日,淘宝网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以“担保交易模式”使消费者对淘宝网上的交易产生信任。不过当时中国民众普遍对网络购物感到陌生,毕竟主流还是现金支付,敢于尝试的创造网络购物平台的企业也非常少。

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这样的环境使支付宝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2004年起,支付宝从淘宝网分拆独立,逐渐向更多的合作方提供支付服务,为了消除客户对网络支付的顾虑,支付宝推出“全额赔付”支付,提出“你敢用,我敢赔”承诺。随着用户增多,支付宝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2006年是淘宝网发展的关键,这一年,淘宝网成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也是这一年,淘宝网第一次在中国实现了一个可能——互联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应用工具存在,它将最终构成生活的基本要素。根据当时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天已有近900万人上淘宝网“逛街”。至2007年,淘宝网不再是一家简单的拍卖网站,而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这一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突破400亿,成为中国第二大综合卖场。

在距离我们不算遥远的2010年,支付宝迈出了重要一步:支付宝与中国银行合作,首次推出信用卡快捷支付。次年,支付宝获得央行颁发的国内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内又称“支付牌照”。此后,支付宝迅速普及,走进人们的生活。起初,支付宝主要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后来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前,买东西必须拿着现金到商店购买,交水电费必须到相关部门去缴纳,网费还要到营业厅去上交,房东每个月还要上门向房客收房租等等,如今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只需要一部手机,下载一个支付宝APP便能全部完成,可以说,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节省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