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相关业务与淘宝里的相机在哪里找

龙年新年刚过,电商直播市场又出现了重磅消息。对于主播和MCN机构来说,这条消息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味。淘宝要成立直播电商公司,这条消息一经发出,迅速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根据介绍,淘宝宣布成立直播电商公司,为有意入淘开播的明星、KOL、MCN机构提供“保姆式”全托管运营服务。这对于小白主播是利好消息,对于MCN机构则意味着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据钛媒体APP了解,这项服务主要面向初入淘的“新手玩家”,为其提供精细化的托管运营服务,帮助其快速上手,适应淘系生态玩法。目前,行业排名前十的直播机构,已有七家已经扎根淘宝。

成立直播公司后,淘宝的直播生态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期半年的全托管服务

根据介绍,淘宝新成立的直播公司由淘天直播运营团队操盘,与主播采取保底或者分润的灵活合作模式,帮助他们实现账号冷启动、全周期规划、商务对接、官方盘货、营销策划,乃至财务管理和场地支持等深度全托管服务。

淘宝淘宝成立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刚入淘的主播提供为期半年的服务,“新手养成期”过后,主播、机构适应平台规则玩法,即可自己组建团队,或者签约其他MCN机构。

官方下场成立直播电商公司,是否会和其他MCN机构形成竞争态势?淘宝直播公司负责人元戈介绍,托管模式相当于是一个新主播孵化营,帮助新主播和机构降低前期运营费用,减少投入风险,在半年的扶持期内,主播可以随时撤出,半年后自动解约回归市场。

“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个关键词。元戈表示,“该项目不会和其他机构产生竞争,我们也欢迎机构把要签约的新主播放入托管模式,由平台帮助承担前期孵化风险。整个项目不以盈利为目标,反而会投入预算做扶持,目标是繁荣生态。”

有行业人士分析,在网红、主播跨平台寻求稳健增长的背景下,淘宝推出“保姆级”全托管服务,用淘宝平台优势为明星、网红们提供原本他们不擅长的选品、供应链及运营服务,能让机构们释放出更大的精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将创造2024年直播行业最大的增长红利。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淘宝自身成立直播电商公司,本质其实是MCN“操盘手”,可以将店铺和品牌的数据流量形成闭环,增强引流和淘宝直播的声量。

淘宝为何亲自下场

虽然淘宝强调“全托管”只有半年时间,但是业内认为,对于一些同样立足于扶持新人的MCN机构,竞争不可避免。

那么,淘宝为什么要亲自下场?相当于直接经手MCN业务?这和淘宝当下的直播生态有关。

两三年前,薇娅、李佳琦还是淘宝直播的两大头部主播。但是在2023年,一方面顶流主播被流量反噬是事件频出。另一方面,头部主播的马太效应太强,也导致直播市场新人不太容易冒头。

淘宝的对策,一方面是通过一些措施,进行“去头部主播化”,更加合理的引导流量。另一方面,淘宝也在通过店播等方式推广品牌直播。天猫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截至11月11日24点,全周期出现了89个破亿直播间,其中,店播64个;834个破千万直播间中店播675个。可以看出,在双11破亿直播间中,店播占比超7成。

其中,源氏木语、林氏家居、顾家家居、newbalance、安踏、李宁、追觅等多个服饰、家居家装等场景化的品牌店播首次成交破亿。分品类类目来看,尤其是服饰类目的品牌直播间中,预售首日额甚至有出现500%的增幅。

与此同时,直播卖货也在从“叫卖型”向“内容型”转变。时尚媒体正希望入淘开播,进行多样化的内容表达,探索转型之路。

继去年《智族GQ》后开播后,又一时尚圈顶流——头部时尚媒体《时尚芭莎》也将开始搭建直播间,尝试入淘开播首秀。其执行出版人兼主编、时尚芭莎品牌总经理沙小荔将客串“淘宝主播”,和名模Linda一起访问五位神秘女星,分享来时装周看秀心得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时尚芭莎》直播首秀的热度爬升,近期,众多落户淘宝逛逛社区的年轻时尚创作者,分享明星出发米兰时装周的机场造型、出发vlog等优质内容。

中金证券最新研报认为,相对其他平台,淘宝直播拥有海量商品供应链和完善的直播业态服务体系,能将平台的供应链优势及消费者体验优势和机构主播的内容优势形成互补。此次《时尚芭莎》直播首秀“短直联动”,再次展现出淘宝内容生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但是无论如何调整,核心的问题还是要让中小主播看到努力会有回报,看到希望所在。正因此,淘宝直播公司直指新手扶持这一方向,避免让新人面对大主播的高山“知难而退”。

淘宝成立直播公司,一方面会影响到整个直播电商下半场的格局,特别是对于头部主播流量强势现状的影响,值得观察。另一方面,淘宝的根基是小店文化,扶持新人直播从文化上来看,也与淘宝的小店文化像匹配。未来小白主播们能否在淘宝的土壤里实现生态化,茁壮成长,仍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柳大方,编辑|房煜)

 

 

 

△ 李泉的CCD相机库存。

不止一位来访者在王明的那个置物筐里“寻过宝”。

沾着陈年黑渍的置物筐里罗列着的都是有了故障的卡片机。它们大多是10年甚至是20年前风靡市场的产品,有的配件停产了,有的甚至“老”到连熟悉相机维修的老师傅也无法下手,只能沦为“电子垃圾”。从事相机维修20余年的王明,一开始还感到新奇。

在近来的社交平台上,这些历经技术更迭被淘汰的卡片机重新走红,一跃成为年轻人中复古时尚的代名词。而在怀旧、复古情怀的加持下,曾经按斤回收的“电子废品”开始变得抢手,价格也水涨船高。 

突然走红的“电子垃圾” 

 

社交平台上,这些过时的卡片机被大众称为“CCD卡片机”。在年轻人汇聚的某社交和电商平台上输入关键词“CCD”,与之相关的帖子超过78万条,除了玩家的分享贴、网红的安利贴,还有不少是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导流的卖货贴。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上,与CCD相机关联的商品更是不尽其数。

“大家总叫CCD,其实应该叫CCD相机。”王明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总有人给店里打来电话,开口就是“CCD你们有吗?”得闲的时候,王明还会给来电者简短地作个科普,这两者有着最本质的区别。

CCD的全称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是一种应用于相机内的感光元件。20世纪90年代,应用CCD元件的卡片机曾一度因娇小的外观和体积被市场青睐,但在2010年后,以更高集成度、低耗电量、低成本等优势的CMOS 传感器则逐渐取代了CCD传感器,成为主流,被各大厂商运用在不同的相机产品上。

记者注意到,这种绝大多数型号早已停产的卡片机体积不大、造型精巧,而它们再度走红的关键是人们追求它像素低、噪点高给照片增加的氛围感,即不少人喜欢的复古感。“不是简单的照片模糊,而是那种意境,有点怀旧的感觉。”王明说。

在多数人看来,CCD相机最近的这次走红好像是“突然的”。王明记得,2022年上半年开始,CCD相机就小范围流行开来,但此时大众对它的了解尚不算多,网络上并没有现在这样“到处都是CCD相机”,直到这年的下半年,互联网上涌出了不少关于CCD相机的帖子,其中不少出自明星、网红等大流量博主。王明也没想到,如今这种淘汰了十几年、此前甚至被大家称为“电子垃圾”的卡片机竟然重新火出了圈。

△ 某社交平台上,关于CCD相机的讨论贴超过78万条。

记者搜索发现,互联网平台上,CCD相机的价格多在100元至400元不等,而很多明星同款、热门的机型更是价格翻倍,动辄上千元,甚至“一机难求”。

据媒体援引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摄影摄像消费趋势报告》中提到,京东销售情况显示,2022年上半年CCD相机销量同比增长15倍。

王明告诉记者,店里现有的CCD相机多是以前回收来的二手品库存,无论品牌,都按每台30元至50元的价格回收。王明说,CCD相机没火出圈时,回收的卡片机都按斤卖,200元能出手一筐,而现在,30元回收来、功能完好的机器能卖300—400元,有些故障机,修好也能卖个上百元。

这些陈年旧物重新又有了价格市场。还有人特地做了不少“功课”,看了不少帖子来店里找特定机型,指定要10年前或者20年前的老卡片机。王明觉得不可思议:“搁置了好久,没想到还升值了。”

庞大的消费市场 

 

社交平台上,除了CCD相机的使用分享贴,还会有买家发帖求购。仅依靠线下很难支撑得起来这些突然兴起的庞大消费需求,线上则成了大家购买的主要渠道。

记者发现,淘宝、闲鱼、微信等平台上都可以购买到CCD相机,有的是原先就从事数码行业的职业卖家、有的则是发现这门热门生意后,开始加入,通过倒卖赚取差价的中间商。两者都通过社交平台的种草、分享,将消费者引流至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

记者注意到,在明星分享之后,佳能IXUS系列、奥林巴斯U系列等都成了不同贴子里高频出现的网红机型。

原本就从事数码行业、以销售手机为主的李泉告诉《中国报道》记者,现在CCD相机就成了他这里的热销品。“去年好赚。”他告诉记者,CCD相机还没形成大范围的复古风潮时,定价也不高,每台机器大约只能赚一半,而在风潮起来后,热门机型平均每台能赚200—300元,普通机型每台也能赚上100元,网红机型的利润则更高。

李泉没有实体店,家就是仓库,两三百台机器满满当当,能摆满三大张桌子,微信则是主要的交易平台。他向记者展示的工作手机显示,微信未读的消息达到34万余条,大多是前来咨询CCD相机的。

从去年4月份开始至现在,李泉这里CCD相机的销量也趋于稳定,平均每月能卖出200余台,月收入能达近7万元。为了撑起市场,光靠以前的库存并不够,他找到了能稳定提供二手CCD相机的货源,长期供货。

△ 成色、型号,往往决定着售价。

李泉说,来购买CCD相机的多是女生,且以大学生和博主居多。在他看来,除了明星效应,二手CCD相机200元—300元的平价也是促使大家购买的一个重要原因。“CCD相机不像现在市面上的品牌相机要好几千、甚至几万,两三百的价格大家能接受,也不算负担。”他说。

王明也是在CCD相机这波复古风潮兴起后发现,不少同行重操旧业,开始修卡片机,然后进行售卖。也有消费者向他电话咨询,故障了的卡片机修理费用。“这个跟古董是两个概念,这些可修可不修的机器,没必要再花高价修理。”大多时候,他会劝消费者能用就将就用,不能用也别强行高价修理。

除了国内的二手存量市场,海淘也成了大众购买CCD相机的渠道之一。王明了解到,有人会通过日本、韩国等地回收 CCD相机到国内出售,也有的消费者干脆从海外的二手交易平台“碰运气”购买。 

热潮能持续多久? 

 

尽管各平台上的CCD相机卖家层出不穷,但李泉觉得,这场以CCD相机为关键词的热潮火不过两年。他告诉记者,眼下大家购买的较多,转手的较少,货源开始变得紧张,如果卖家没有稳定的货源,很快就会“断供”,卖家自然也干不下去。

至于风潮过去了怎么办,李泉早就想好了:“发现市场不热了,立马把这些货全部转手。”

王明也告诉记者,CCD 相机未来的前景不会太长。他店铺所在的北京中关村数码大厦内,从事相机出售业务的不止一家。但多家店铺经营者都提到,只出售新机。“CCD 相机都是库存,热度过去了,就没那么多人玩了。”他认为,热衷于购买这类相机的年轻人无非是买个玩具。

早在一年前就购买了CCD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入手CCD相机只是图一时新鲜,但买回去用不到两次就搁置了,相比之下,成像更为清晰的手机足够满足日常拍摄需求了。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CCD相机的复古热潮很难持续很久。他向记者阐释,从摄影市场来看,都是专业性设备向通用性设备转变,如今手机拍照已经成为主流,高级的单反尚且难有较大的立足空间,更别说早已过时的CCD相机了。

△ 王明的置物筐里,都是已淘汰的CCD相机。

记者注意到,庞杂的CCD卖家市场也是“鱼龙混杂”。为了迎合这股风潮,不少商家将低像素的行车记录仪加以改装,安上相机的外壳,伪装成CCD相机售卖。除此之外,瑕疵机、零售后也成了不少购买者诟病之处。

此前华泰证券曾在商业贸易行业周报中指出,经济发展好、居民物质富足时,丰富的闲置物品供给产生,本质上,“二手经济”仍是供给决定的市场。在消费日趋理性背景下,消费者期望用相对更低的价格、接受商品的一定折损,换取更具品质的生活。“二手经济”空间广阔,但模式发展仍需跨越信任鸿沟。

江瀚告诉《中国报道》记者,CCD相机趁着复古情怀出圈,但对其而言,如何让消费者持续产生依赖,是个很大的问题。他坦言,近几年,怀旧的风潮时有出现,更多的是消费者对某个时代的追忆,是一种文化潮流的演变,而非只在固定的某类商品中才有。

(因受访者要求,文中王明、李泉为化名)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邱慧

责编: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