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
从这首诗句里,可见丝绸之于杭州这座城市的地位。马上,位于下城区体育场路与凤起路之间的杭州中国丝绸城步行街历经半年投入数千万元改造后,即将精彩亮相。
记者率先一探究竟——工人们还在做最后的布置,丝绸城步行街两侧店铺都装修成了粉墙黛瓦,再配上按照丝绸元素设计的统一店招,街道上空挂满了五彩缤纷的丝绸灯笼,街道中间已经摆上了古色古香的花车、岛铺,游客服务中心、网红直播间、丝绸文化数字体验馆等也已经准备停当!
杭州首个“丝里杭间”丝绸文化数字体验馆亮相
淘宝网杭州丝绸历史悠久,是我国桑蚕丝织生产的发祥地之一。怎样才能让市民游客亲身感受丝绸文化?杭州中国丝绸城通过改造,在充分挖掘辖区传统丝绸文化资源的同时,利用新技术,让丝绸有了新体验。
丝绸城打造了杭州首个“丝里杭间”丝绸文化数字体验馆,分为云锦入梦、武林丝韵等五大板块,通过AI互动、动画投影展示、墙面趣味互动、异形装置投影等现代科技,重现杭州丝绸昔日盛况。
“通过丝绸文化数字体验馆,市民游客不仅能在丝绸城看到丝绸的发展历史,还能感受昔日丝绸之都的繁华。”杭州中国丝绸城副主任陈勤如说:“例如第五部分的‘丝韵流芳’板块,通过AI技术,市民游客能够重走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沉浸在丝绸文化之中。”
除了丝绸文化数字体验馆,丝绸城内还有非物质文化盘扣展示,处处还可见“春蚕到死丝方尽”等绝美诗句,打开就能看到花开的小轩窗,让人不由感叹:“走进丝绸城,就像走进古色古香的丝绸府!”
打造“云上中国丝绸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道出杭州丝绸之美。而作为杭州丝绸的重要窗口、杭州起步最早的商业特色街,杭州中国丝绸城始建于1987年,已经走过33个年头。
“这次丝绸城改造得太棒了,对于我们商户来说是一个大惊喜,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市民、游客前来体验丝绸文化,购买丝绸产品。”丝绸城经营户蒋女士高兴地说。蒋丹莉的父母亲80年代就在丝绸城里做生意了,当时是卖丝绸被面,她自己也是16岁就到丝绸城里来工作了,他笑称自己是正宗的“丝二代”。“很多人不知道,丝绸城80年代最早是卖丝绸设备零件开始的,再到丝绸面料,再到围巾等,现在创意丝绸产品也多起来了。”
如果说千年丝路上的驼队为历史留下了“长路漫漫,易货艰难”的侧影,那么在今天的杭州中国丝绸城,市民游客足不出户,轻点手指就能买到心仪的丝绸产品。
为了帮助商家拓展新销售渠道,也为了让市民更加走近丝绸,丝绸城携手“网易严选”,着力打造“云上中国丝绸城”,并在街区设置“网易严选精品”线下店专区,通过线上+线下的双重体验,让丝绸产品走进了更多消费者的视野。“云上丝绸,为我们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也让我们接触了新思想、新方法,帮助我们开拓了眼界。”杭州新洁绣丝绸总经理洪聪说。
除此之外,杭州中国丝绸城还创新打造了网红直播间,将传统售卖方式与网红经济相结合,助力传统丝绸商贸转型跨越发展。
丝绸城夜市将重新开张
除了传统销售模式、体验模式的转变,杭州中国丝绸城还将给爱吃爱玩的小伙伴一大惊喜,因为丝绸城夜市也将重新开张。改造后,晚上街区的灯光将亮起来,店铺也将在晚上继续营业。不仅如此,以后,在杭州中国丝绸城,不仅能够买到心仪的丝绸产品,看到精美绝伦的夜景,还将观赏到超唯美的丝绸服装走秀。
同时,丝绸城内还将设置“国风民乐·城市青年音乐角”。走进丝绸城,可能不经意间,就能和身穿汉服、弹着古筝的小姐姐相遇。
为了让丝绸城成为一个既能购物又能休闲游玩的多元化商街,街区中间还设置了特色岛铺,除了销售各类丝绸手工艺品、文创产品,还可购买特色的“丝巾奶茶”、特色糕点、咖啡小吃。今后来丝绸城不一定只是单纯的购买丝绸产品,还可以买一杯特色的丝绸奶茶,慢慢享受丝绸文化和丝竹之乐。
除此之外,“新消费.醉杭州”2020杭州休闲购物节也将在杭州中国丝绸城开启。该休闲购物节以“新消费.醉杭州”为活动大主题,以“购欢乐 IN杭州”来烘托活动氛围,以醉(最)时尚、醉(最)韵味、醉(最)生活,打造一场数字赋能下的新消费嘉年华,展示醉杭州的魅力。启动仪式上,醉生活.醉甜蜜的甜品展,集合摄影婚庆特色产品、“杭州味儿”旅游伴手礼、老字号新国潮产品的醉生活.生活荟都将会在现场亮相。
(杭州日报记者 许卓恒)
“秋红”牌棉被被许多通州人所熟知,它不仅是通州的本土品牌,更因其纯手工缝制、采用天然原料等工艺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如今,“秋红”棉被不仅遍销北方多个省市,还出口到了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
最近,吴秋红又要忙了,上周五仅一天她就接到了7单棉被定制的电话。随着天气转冷,吴秋红的棉被供不应求。
这几年,“秋红棉被”很受欢迎,经常会接到顾客口口相传的订购电话,还深受外国人的青睐,棉被在人民商场有专柜,在蓝岛大厦有销售点。
秋红棉被创立8年,说起这项事业,创立人吴秋红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一定要留住这个牌子,保好真个牌子!”
无心插柳,误入“被”途
说起当初怎么会创业做棉被,吴秋红也很感慨:事情起源于2008年通州区妇联举办的女经纪人培训班,当时村里的一位妇联人员参加此次培训,因为每天要坐吴秋红的车去上培训班,于是吴秋红也就顺道跟着蹭课。“本来我闲着没事,就是听听,后来就一直听下来了,从初级考到中级又考到高级,一直跟着培训下来。”吴秋红说。
在课程培训中,吴秋红的思路渐渐被打开了,创业的心思也不断地跳跃起来。“有一次,培训老师跟我们讲,做生意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比如说你卖韭菜、他卖韭菜,一大群人都来买韭菜,那成不了。我回去就开始琢磨着,能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后来天冷,看到我家的棉花被,突然觉得现在卖手工棉被的不多,我就直接跑到商场去做了调研,跑了很多商场,发现卖手工棉花被的确实不多,这就有了念头,开始问老师,开始琢磨这事。”
说干就干,2008年,培训结束后,吴秋红和同村村民,一共十户人家一起出股,开创了秋红棉被,从此开始了她的棉被事业。
创业初期,损失20万
最开始,吴秋红还不懂棉被市场的门道,材料都是直接从北京的市场批发来的所谓的“新疆棉花”和布匹。后来,秋红棉被打算入驻商场,结果被子送检后,被检测出不合格。“里面有汞、铅,都超标了!这可要了命了!做出来的被子,买回来的材料都不能用了!赔了20万!”说起这次挫折,吴秋红尤自摇头。
为了确保棉被的质量,吴秋红先后到多个产棉区实地考察,通过比较,最后才确定采用新疆长绒棉和衡水产的优质棉花做被套,并专门到杭州定制了正宗的杭州丝绸作为被面,每进一批货她都要一一验看,保证原料的质量。“我们专门要中期的棉花,前期的和后期的都是棉花桃,没开放,棉绒太短,中期的棉花都是盛开了的,棉绒很长。现在,我们的棉花、布料都是检测过的!没有污染的!”
被子讲究,沿袭传统
做棉被看着简单,可是真要是较真,按着传统来,也很是复杂、秋红棉被沿袭了从前很多做棉被的规矩,其中还讲究不少理儿,就是这些讲究,才引来那么多的回头客。
为结婚新人做被子,一定要儿女双全,有福气,人缘好,心地善良的人来缝制,做被子也要选日子,做的时候要认真仔细,不能掉进头发等杂物在被子里。
在制作过程中,引线的针距、行距要完全一致,并且讲究“引单不引双”,缝七拢、九拢,代表七步之才、长长久久。
外商采购,日夜赶工
“中国人一般喜欢红色、绿色、这样的颜色,不过像法国人、日本人他们就喜欢黄色,在我这儿他们经常定做黄色被子。有的法国人做了也不盖,挂在墙上展示!”吴秋红诉记者。
来她家定做棉被的外国人很多,法国的、韩国的、日本的、俄罗斯的……“有一次,一位俄罗斯顾客一次就在我们这订购了3000床被子。那时候加班加得没日没夜,给人家做这些被子。”吴秋红给记者讲起给外国人做被子的经历,“给日本人做被子最累!他在那儿盯着做,到点儿该吃饭了,也不让吃饭,他也不吃饭,也不让我们吃饭,就得盯着做完。缝被子的老姐们儿们累的心里直骂,说以后日本的单子少接!又饿又累!”
宁不赚钱,绝不砸牌
秋红棉被有一项儿童套餐,包括,被子、褥子、床单、被罩、枕头等,前些日子,做枕头的蚕沙突然断货了,吴秋红只好到商场挑选了信得过的蚕沙枕头配套。“我这人实话实说,这枕头不是我们做的,是我从商场买来配套的。以前老供应我们蚕沙的供应商不养蚕了,我后来又去找了好些供应商,但是货都不行!蚕沙不是太脆,容易碎,就是有一股味儿。这我宁愿不要!我创这个牌子,就是想把它一直保留下来,宁可不赚钱,也绝不能砸牌子!”
热心公益,想帮老人
最近,吴秋红又开始“折腾”了,她想和养老院建立合作,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免费提供碎布头、针线包,让老人们做点工艺品。“我每年重阳节都会去养老院看看老人们,看他们天天坐在那儿,对生活也没个盼头,容易胡思乱想。我就想着,让他们做点事,一是让他们赚点钱!二呢,就是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心思投在事上,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吴秋红说。
据了解,吴秋红很早就开始热心公益了,2010玉树地震,看着电视里,灾区的孩子冻得把纸箱盖在身上御寒,吴秋红和姐妹们商量后日夜赶工,直接捐了200床棉被到玉树。“200床不多,不过,一人盖一条被子,也能让200个人不受冻!”吴秋红说。北京7·21暴雨时,张湾镇村遭遇严重水涝灾害,很多村民家中被淹,家具、衣服、被褥都被水浸泡,无法使用,吴秋红当即和妇联联系表达了想要捐被的想法,并和姐妹仅用了4天时间就赶制出了400床崭新的棉被,送给了村内受灾的居民。
最近,吴秋红又将被请去给张家湾镇的孩子们上手工课了。说起将给孩子们上课的事,吴秋红很高兴,“给孩子们上课,也希望咱们的传统工艺可以传承下去!”
文图丨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 记者 常浩
北
青
报
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
真实/有趣/生活
扫二维码,关注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