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身房出来,中午走进医美医院打个玻尿酸,下午照常去单位上班,是许多“都市丽人”的保养方式。
国人对美的追逐愈演愈烈,医美行业迎来风口,但在A股仍为稀缺标的。本来做服装的朗姿股份,在布局医美行业长达四年以后,股价一骑绝尘,已走出六连板行情。
12月14日,朗姿股份(002612)高开涨停,截至发稿,朗姿股份报23.40元/股,对应市值103.53亿元。从12月7日开始,朗姿股份打开了一波行情,区间涨幅高达77%,股价完成了翻倍。
站上A股的风口浪尖,朗姿股份不仅迎来了机构的密集调研,也收到了监管层的关注函。朗姿股份本来做女装业务,2016年通过收购医院的方式进军医美行业。在业绩不振的情况下,朗姿试图通过建立“泛时尚”生态圈寻找新的增长点,但公司股价此前一直在低位徘徊,终于迎来“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日。
业绩不振的朗姿股份要靠医美翻身,是炒作还是未来可期?
要靠医美翻身?“泛时尚”生态圈是否靠谱
朗姿股份布局医美行业已久,并被公司冠以“泛时尚”的称号。2011年8月登陆A股中小板市场的朗姿股份曾是纯女装企业。不过,在主业下降的情况下,朗姿以收购、跨界的方式维持企业规模,女装、童装和医美,这几个貌似并不相关的业务,被冠以“泛时尚”的概念。
2020年半年报显示,目前朗姿股份旗下拥有时尚女装业务、绿色婴童业务、医疗美容业务。凭着朗姿、莱茵、卓可三大品牌,朗姿股份曾在中国高端女装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朗姿股份2011年的招股书中,该公司表示,2010年,朗姿在全国高端女装中的品牌地位位居第三,仅次于宝姿和玛丝菲尔,市场占有率达3.11%。
凭借三大主力品牌持续发力,朗姿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从2008年的2.23亿元持续增长至2013年的13.7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朗姿股份的三大品牌朗姿、莱茵、卓可收入分别为8.46亿元、2.46亿元和2.00亿元,创立仅仅3年的玛丽销售额达8600万,四个品牌的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99.9%。
不过,从2014年开始,因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朗姿股份的女装销售开始走下坡路。2016年,在该公司品牌由5个增至7个的情况下,该公司女装业务收入却跌破10亿元,比2013年下降了近4亿元。在此期间,曾经的主力品牌营业收入下降尤为明显。其中,朗姿从8.46亿元降至5.9亿元;莱茵从2.46亿元降至2.07亿元。
2016年也是朗姿股份大举进军医美行业的一年。
当年,朗姿出资3.3亿元控股四川米兰、四川晶肤等6家医疗美容医院(公司)。截至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已拥有三大医美品牌“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和“高一生”, 现有终端机构总数18家,主要分布在成都、西安等地。
2018年和2019年,朗姿股份医疗美容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6.28亿元。2020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占营业收入28.83%,上年同期为2.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朗姿股份此前也布局电商、化妆品行业。朗姿股份是今年9月份在深交所上市的代运营商若羽臣的第二大股东;此前的2015年12月,朗姿斥资3.3亿元投资了韩国化妆品面膜公司L&P cosmetic,不过12月13日晚间,朗姿股份宣布,拟出售L&P剩余8.12%股权,聚焦主业。
起初,朗姿股份虽布局泛时尚行业,但公司股价此前一直在低位徘徊。直到今年年末,朗姿股份初尝了“胜利果实”。
受到深交所关注,百家机构密集调研
截至12月14日,朗姿股份收获六连板,股价报23.40元/股,成为目前市场上连板数量最多的个股。从走势上看,朗姿股份在短期内经历了较大涨幅,股价已经完成翻倍。11月初,朗姿股份的股价仅为9.66元,如今冲高至23.40元,累计涨幅超140%。
朗姿股份迅速吸引了监管层的关注。12月11日晚间,朗姿股份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医疗美容业务的开展具体情况、业务增速、盈利模式、主要产品、核心竞争能力,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及占比情况。
据朗姿股份此前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的营业收入约19.97亿元,同比下降6.21%;净利润约4999.37万元,同比下降68.18%。不过,公司给出的全年业绩指引线上,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为1亿-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0.13%-155.19%。根据公司给出的解释,系及时抓住了医美市场良好的增长机遇。
关注函还要求朗姿股份说明,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近期股价涨幅较高是否与公司基本面相匹配,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实际上,因股价连续多日上涨,朗姿股份已经多次发布股价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在三份公告中,朗姿股份均表示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公司已披露的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医美股受到热捧,而朗姿股份也动作频频。今年10月底,朗姿股份在成都设立全资子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公司中西部地区的时尚医美和女装业务。自今年11月份起,公司已经披露了6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其间合计接待上百家机构。
据贝壳财经记者统计,11月3日,国泰君安、民生加银、亚太资产3家机构对朗姿股份进行调研;11月12日和11月13日,共有50家机构对朗姿股份进行调研,包括10家券商、19家公募和21家私募险资;11月17日,有51家机构调研朗姿股份,11月20日,有9家机构进行调研。上述文件显示,机构参加调研的主要话题均围绕医美板块。
进入12月份,除了公司董事长、董秘、证代以外,朗姿股份旗下医美品牌米兰柏羽、光华晶肤、朗姿医美的相关负责人开始参会,12月2日、4日,进行调研的机构合计有31家;12月7日,共有41家机构以电话会议方式与公司旗下米兰柏羽事业部负责人和晶肤事业部负责人进行交流。
朗姿股份表示,随着医美行业近几年来市场规模的较快增长,朗姿医美的收入也从最初的原六家年收入共计约2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6.3亿元的规模,2020年前三季度已达6亿元。
此外,朗姿股份还受到了游资“青睐”。数据显示,今年11月,朗姿股份股价开始起飞之际,多路一线游资入场,上周(12月7日至12月11日),朗姿股份均迎来大笔资金入场。
是炒作还是未来可期?朗姿股份也曾蹭“网红”热点
2019年末、2020年初,市场上最火的概念莫过于“网红经济概念股”。彼时股价不温不火的朗姿股份,也多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关注网红现象。
例如,2019年12月27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各业务板块均不同程度地采用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并率先启动智慧新零售战略,作为在时尚领域不断发展的企业,公司对于时下消费者关注的“网红”现象也颇为关注并应用于公司产品的推广中;2020年1月2日,朗姿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网红带货”是目前线上销售的新模式,公司通过借助该方式增进与消费者的沟通,并提高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关注,具有一定的成效。
不过,这并未能带动朗姿股份的股价。如今,搭上医美概念的朗姿股份,是炒作还是前景可期?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朗姿股份的三大业务中,女装和童装均销售锐减,只有医美业务实现逆风增长。据公司披露的2020年半年报,朗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29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2.08%,净利润亏损512.7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287.70万元。
不仅如此,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只有4999.37万,但公司短期借款超过3.38亿元,应付债券超过4.14亿元,但理财产品超过3个亿。
女人的钱真的好赚?而2020年即将收官,朗姿股份要如何在最后一个季度实现5000万至1亿元的净利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泽炎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陈荻雁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福证券,聂博雅)
一、朗姿股份:打造从衣美到颜美的泛时尚产业生态圈
1.1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具备协同效应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11 月,时装主品牌朗姿于 2000 年创立,经过逾十年的发展,公司于 2011 年登陆深交所中小板。2014 年,通过收购品牌历史约 40 年的韩国童装及用品上市公司阿卡邦,公司进入了婴童业务;2016 年,公司进军医美服务业务。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构建国内一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泛时尚产业生态圈。目前在该战略目标下,公司建立了从衣美到颜美的多层次、多阶段需求的时尚业务方阵,运营以时尚女装、医疗美容与绿色婴童为主的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各业务板块形成了定位不同的品牌矩阵,具备一定的协同效应。其中时尚女装与医疗美容的客户画像具备一定的重叠,运营成功的时装品牌对新品牌进入高端百货也起到引荐与信誉背书作用。
1.2股权结构稳定集中,设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设立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员工积极性。公司控股股东为申东日,实际控制人为申东日、申今花兄妹,持股 1.68%的股东申炳云为申东日与申今花之父,公司控股权稳定且较为集中,有助于管理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司上市以来,先后于 2014、2016 与 2021 年设立了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公司(含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进行绑定,助于公司长期发展。
1.3盈利能力改善,医美成为贡献总营收的第二大业务
公司近年营收表现平稳,疫情影响逐步消退,盈利能力改善。2016年至2021Q3,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3.68/23.53/26.62/30.07/28.76/26.5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
19.53%/72.06%/13.1%/12.99%/-4.35%/32.75%。2019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受参股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特殊因素影响,下滑幅度较大。2021 年,公司业务受疫情影响减弱,服装品牌战略升级与渠道调整,医美业务继续推进区域化布局,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所改善,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 1.58 亿元,同比增长216.07%。
女装业务营收占比最高,医美业务营收占比逐步提升。自公司 2016 年进入医美服务市场,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已经成为贡献收入的第二大业务,2021H1 的营收占比为 29.67%。公司目前第一大业务仍然为时尚女装,但是营收占比逐步缩小,2021H1的营收占比为 46.46%。
二、医美服务行业增速较快,竞争格局分散
2.1我国医美服务行业增速较快,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 Frost&Sullivan,我国 2019 年的医疗美容服务总收益排名全球第二,占全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约 14.7%的市场份额。2019-2023 年,我国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总收益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26%,增速排名全球第一。我国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于 2024 年达到 3185 亿元的规模,其中美容非外科诊疗的市场规模为 1443 亿元,美容外科诊疗的市场规模为 1742 亿元。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的医美人均消费频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Frost&Sullivan 的数据,2019 年我国的医美服务渗透率仅为 2.5%,而韩国的渗透率为 12.7%,日本为 4.8%;2018 年中国医美每千人诊疗次数为 14.8 次,美国为 51.9次,巴西为 46.2 次,日本为 27.1 次,而韩国为 86.2 次。对标和我国社会文化相近的日本与韩国,我国的医美人均消费频次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2消费群体整体较年轻,对医美 App 接受度较高
医美的消费客群整体较年轻,且呈现逐步低龄化的趋势,年轻客群对医美 APP的接受度较高。根据新氧《2019 医美行业白皮书》,我国的医美市场的消费主体是30 岁以下的年轻群体,20 岁至 30 岁的消费者占比达到 60%左右,其次是 18-19 岁的消费群体,占比达到 19%左右。且从 2019 与 2020 年的各年龄阶段消费者占比来看,医美消费客群呈现低龄化的趋势。2020 年的 18-19 岁、20-25 岁客群占比均比2019 年有所提升。根据 Fastdata,30 岁以下的用户安装医美 app 的比例最高,达到65.2%,说明年轻群体对医美 APP 的接受度较高。
2.3新一线与二三线城市成为医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动态来看,从 2017 年至 2020 年 1-9 月,新一线城市的医美消费用户占比逐步超过了一线城市,二线与三线以下城市的医美消费用户占比也逐步提升。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医美消费者教育的继续深入,二线与三线以下城市的医美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升,成为推动医美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静态来看,北京与上海的客单价水平较高,部分新一线城市的客单价水平已经超越广州与深圳。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人员年龄结构差异、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北京与上海两个一线城市的客单价水平远超其他地区。而郑州、杭州、青岛、武汉、南京与重庆这 6 个新一线城市的客单价水平已经超越广州和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
2.4较成熟的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较低,更关注医美服务机构与医生的信用背书
根据 iiMedia 的数据显示,有过医美消费的受访者选择医美服务机构时最主要的三个考虑因素分别为:1)是否为公立医院;2)机构资质;3)口碑舆情。仅有 21.7%的受访者将价格作为考虑因素。在选择医生时最主要的三个考虑因素分别为:1)执业证书;2)操作案例;3)医生的外貌与气质。
2.5行业竞争格局分散,竞争激烈
我国医美机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区域经济越发达,医美的行业集中度越高。从目前可以获得的较权威数据来看,以上海、杭州与浙江省为例,前五大医美服务机构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布为 38.1%、30%与 17.5%,呈现出经济越发达,医美的行业集中度越高的特点。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截至 2019 年 12 月,上海共有医美服务机构约 400 家,其中医美医院的占比不到 5%。从收入角度看,前五大医美服务机构的市场份额约为 38.1%。截至 2019 年 12 月,杭州共有医美服务机构约 300 家,前五大医美服务机构的市场份额约为 30%。
截至 2019 年 12 月,浙江省的医美服务机构越为 850 家。从收益角度看,前五大医美服务机构仅占据 17.5%的市场份额。(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具备医疗美容经营范围的企业数量较多,以中小型机构为主。2017 年限韩令之后,我国经营范围中包含医疗美容的机构每年的新成立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通过企查查,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粗略统计,自 2017 年我国每年新设立的机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 年新设立机构 5200 余家。我们认为一方面原因是限韩令使赴韩做医美项目的消费者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原因是我国鼓励民营机构进入医疗领域的政策密集出台。
机构大多数规模较小。根据企查查数据,目前我国注册资本在 200 万以内的机构占比达到 67%。
竞争激烈,成立时间在 10 年以上仍然存续的老店占比仅为 1.7%。通过企查查,我们初步的粗略统计了成立 10 年以上,至今仍然存续的具备医疗美容经营范围的老店占比仅为 1.7%,而成立时间在 5-10 年以内的机构占比仅为 6.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医美服务行业的竞争极为激烈,能经过时间考验的机构比例较低。
2.6“名医”资源较紧缺
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教育培训中心于 2021 年 2 月发布的《中国医美产业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医美机构对美容医生的需求总量较小,仅占岗位总需求的 5%,但是医美机构对“名医”的需求十分迫切。
“名医”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以下三点:1)合法合规执业;2)具备服务客户的精神、沟通、共情等软实力较强(这一点较难有具体的、统一的衡量标准);3)具备扎实的技术,在扎实的技术基础上,争取做到技术的创新。
医美机构对“名医”的需求较大的原因,我们认为是以下三点:1)医生素质良莠不齐,缺乏对医生综合素质的权威认定机构;2)“名医”自带信誉背书,是一种专家营销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消费者的信任成本,从而降低医美机构的销售成本;3)“名医”可以凭借其声誉实现项目的溢价,有助于医美机构设置梯级定价的医美项目。对于手术类医美项目来说,知名医生的外科手术价格更多体现的是其声誉价值,而声誉价值由其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积累而来。
以埋线手术为例,其价格带位于 2-7 万之间,之所以价格带较宽,是因为埋线手术是在盲视的情况下操作的,效果取决于医生的手感和经验,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手术效果;以伊美尔的价目表为例,伊美尔的项目根据不同的医生等级设计了价格梯度,使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更宽。
2.7医美咨询师是实现销售转化的重要环节
医美咨询师的岗位占比仅次于医护人员,是医美机构的第二大人力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教育培训中心发布《中国医美产业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报告》数据显示,医美机构的服务岗位(包括客服人员、网电咨询、现场咨询等)人数最多,占比为 40%,服务人员占比最大;在卫生技术人员中,除持证执业的医护人员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为无证上岗的辅助类技术操作人员,占比为 16.5%。
一方面,医美咨询师是医美机构管理医师的重要媒介。医美机构通过设置医美咨询师的职位,可以避免医生直接掌握客户资源,降低医生在跳槽或者自主创业时将客户资源带走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咨询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策将客户分给哪位医生,有利于医美机构通过咨询师来管理医师。另一方面,咨询师是将客流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从“虚拟客人”转为“到店客人”并促成销售成交,实现流量变现的重要环节。咨询师主要分为两类:1)网电咨询师,负责将客人从线上引流至线下;2)现场咨询师,负责促成到店客户的交易,实现最终的流量变现。我们发现一些医美机构的网页设置较为简单,点击某一项目时会经常跳转至网上咨询的界面,消费者通过添加网电咨询师的微信获得想要的信息,后期消费者到店后,再接触现场咨询师进行进一步的沟通,现场咨询师也通过微信等方式保持与顾客的后期联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医美机构建立私域流量池。
2.8非手术类医美项目是行业项目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比于手术类医美项目,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由于风险较小、恢复较快、客单价较低、消费频次较高,审美的主观性较低,更依赖机械操作等特点,更容易实现标准化的流程,因此将成为医美服务机构连锁化布局的重要方向。根据艾瑞咨询,非手术类项目的消费者的决策天数较短,需 39.3 天,手术类用户需 44.51 天。73.7%的轻医美医生认为当前行业的岗位需求有所提升,68.4%的轻医美医生认为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向好,70.7%的轻医美医生认为客户的咨询量有提升,89.5%的轻医美医生月收入有所提升。
从服务量角度看,非手术项目占比较高,年均复合增速较快。根据 Frost&Sullivan,2020 年我国非手术项目服务量占比达到约 75.5%,到 2025 年预计将达到 88%。2016 年至 2020 年,我国民营医院提供的非手术项目总量由 5.9 百万人次增至 11.4百万人次,年均复合增速为 18%;预计至 2025 年,人次将进一步增至 36.6 百万人次。而根据美国整容医师协会通过研究得出,收入每提升一倍,消费者对于外科整形手术的需求就会降低 62%,而对于微整形项目,消费者的需求则会提升 463%。
2.9“综合医院+多点门诊部”的连锁模式是行业业态发展趋势之一
从市场参与者的业态发展趋势来看,参考美国、韩国与中国台湾成熟市场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我国的医美服务行业将逐步衍化为三类主要的市场参与者:1)具备连锁化能力、技术领先、服务项目齐全的综合医院,其可以凭借雄厚的资本实现全国或区域性的多点布局,通过总部统一资金管理、品牌运营、人事管理等发挥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摊薄成本;2)医生集团,以医生品牌引流,降低获客成本;3)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的单体名医门诊部。与“综合医院+多点门诊部”与医生集团相比,单体名医门诊部由于较为依赖医生的个人知名度,因此其商业的存续力或较弱,生命周期或较短。另外,随着监管趋严,消费者认知度提升,黑医美机构将逐步退出竞争。
从服务半径角度来看,大型的医美机构,可以通过在二三线城市多点布局门诊部或诊所的方式,提升区域的覆盖密度与服务半径,以非手术类医美项目进行引流与养客,部分门诊部或诊所也可以专攻某一细分市场,与其他诊所及大型综合医院实现差异化的市场定位,逐渐形成品牌共享、人才共享等协同效应。
2.10互联网平台或将成为医美服务机构未来主要获客渠道
互联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美机构、医生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另外,互联网平台的客群定位更精准,营销效率较高,或将成为医美服务机构未来主要的获客渠道。传统广告的投放方式粗放单一,客群的定位精准性较差,获客效率低;代理商(即渠道商)引流的模式按单笔消费金额提佣,佣金比例通常高达 30%-70%,获客成本较高,后两者的市场份额或将逐步让予互联网平台。
根据德勤 2017 年至 2020 年数家并购交易尽职调查案例的平均统计,2017 至2019 年,头部医美机构在医美 O2O 平台的推广投放占比从 6.4%提升至 33.7%,而在百度竞价的投放占比从 57.4%下降至 35.8%,线下投放占比从 36.3%下降至 30.4%。百度竞价的投产比从 150%以上降至 150%以下,医美获客平台的投产比呈上升趋势。
三、公司医美业务稳健扩张,区位优势明显,人才体系搭建成功
3.1医美业务表现较好,对公司整体收益贡献上升
公司于 2016 年正式进入医疗美容服务业务领域,先后收购了“米兰柏羽”、“晶肤医美”与“高一生”三个品牌。医美业务管理层面由朗姿医疗管理公司及各医美机构实施并已搭建了“医管公司(后台) – 事业部(中台) – 医疗机构(前台)”三级组织架构,后台负责医美业务规划和管理支持、中台负责营销和运营、前台提供医疗和服务,通过上述集团管控和医美业务板块三级管理和运营体系的搭建,基本形成了朗姿医美的管理集约化,风险可控,各终端医美机构业务上具有独立自主性并相互协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集团各业务板块的资源协同。截至 2021H1,公司拥有 22家医疗美容机构,其中医院 4 家、门诊或诊所 18 家,主要分布在成都、西安、重庆、深圳、长沙、宝鸡和咸阳等地区,初步形成了以成都和西安为中心的区域布局。
医美板块总体表现较好,对公司整体收益贡献逐步上升。2016 年至 2021H1,公司医美板块营业收入从 0.86 亿元增长至 5.31 亿元,在公司总营收的占比从 6.25%增长至 29.66%。2020 年,公司医美业务的利润贡献最高,带动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4,203.68 万元,增长 141.65%。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医疗美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2,101.75 万元,同比增长 37.37%。
从品牌看,米兰柏羽占营收比重最高,毛利率有所提升。晶肤医美扩张较快,2018年至 2021H1,营收占比从 19.12%提升至 22.69%;由于晶肤医美主打的是轻医美项目,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且新店较多,毛利率有所下滑。
从项目看,公司非手术类项目的营收占比逐步提升,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17年至 2021H1,公司手术类项目的营收占比从 35.31%下降至 28.71%,非手术类项目的营收占比从 64.69%上升至 71.29%。
从新老机构看,公司成熟机构的收入规模与销售净利率向好,次新机构的收入规模提升,由于新设机构数量增加,贡献营收不多。次新机构与新设机构的销售净利率有望随着运营逐步成熟而改善。
3.2医美机构的品牌定位有所区分,实现错位竞争与协同效应
公司目前拥有三大医美品牌—“米兰柏羽”、“晶肤医美”与“高一生”,品牌定位、机构类型与区域分布有所区分,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覆盖的同时实现错位竞争。另外,在医美各品牌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可以共享知名医师、高端诊疗设备、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资源,共享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医疗设备的统一采购价格,共享广告投放和营销推广,实现较好的资源协同效应。
3.4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学术平台
“晶肤医美”定位于国内“医学年轻化”连锁品牌,创立于 2011 年,2016 年并入公司。借助公司搭建的管控体系和品牌发展模式,晶肤医美逐步成为规范化、标准化、可复制的医美连锁品牌,目前在全国 5 个城市内打造“半小时内必有晶肤”的战略布局,已经拥有 16 家连锁医美机构、60 余名专业医生团队。通过连锁化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化的管理体系,晶肤医美可以降低前期投资,对高端或大型成本较高设备可采用共享模式;另外,可以共享医生资源,由于晶肤医美主打轻医美项目,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业务操作流程规范统一,医生可根据顾客求美需要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同时,在不同的医美机构之间进行流动化作业。
高一生医美品牌创立于 1991 年,至今已有 30 年的品牌发展历史。高一生医美旗下拥有 2 家机构,西安和宝鸡各有 1 家医院和门诊部。西安高一生医疗美容医院开设有美容外科、微整抗衰、皮肤美容、毛发、中医体雕、口腔六大医学中心。医院环境优美,有 30 万级准洁净手术室 11 间,由德国设计营造了全智能的服务流程,覆盖从候诊、到术前设计、术前准备、再到手术治疗、术后护理等各个环节。
3.3医美机构的区位优势显著
公司旗下的医美机构选址均在居民小区、购物中心、公园等人口密度较高、人流量较大、商圈较繁华的地段,有助于增强品牌曝光度,树立品牌形象,使得客户的到店易达性提高,有助于长期的客群维护。
3.4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学术平台
优质的人才是医美服务行业重要的资源,尤其是优质的医生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拥有成熟稳定的人才团队意味着该机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壁垒,行业的新进入者需要通过提供更高的薪酬水平与更好的学术平台进行“抢人”,而学术平台的搭建也需要时间与资金的投入,这都意味着入行门槛的提高。根据医聘网统计,医美机构的医技类岗位平均每 10 个月跳一次槽,运营类岗位平均每 12 个月跳一次槽,较高的跳槽频率,使得医美机构的人才资源容易出现断层,不易搭建人才梯队,管理与技术的传承发展较弱,从而最终影响消费者对医美产品的体验与评价。
公司于 2021 年成立了朗姿医美培训中心,从专业培训、管理培训、通用能力三方面搭建起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助于形成人才储备库,降低人才断层的风险。
公司建立起从校招管培生到机构总经理的人才培养路径。例如,“朗星计划”是公司针对优秀应届毕业生推出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系统化培训带教,多维度的训练和考核,使得优秀的毕业生在一年作为可以成长为公司的储备管理人员。
公司通过老带新的体系,进行医生的专业化、场景化训练,搭建人才梯队。2021年 10 月 16 日,朗姿医美医疗委员会主办了第一届头面部解剖高级培训班,有集团旗下各机构的 40 余位高级医师参加。培训采用标本头面部深度解剖方式开展,在整形外科以及医学部老师的带领下,对前沿头面部解剖技术、解剖结构、美容外科/微整/皮肤科治疗等内容重点进行了培训。例如,吴溯帆教授为公司的学员梳理并示范了肉毒毒素注射在皮下脂肪及面部表情肌解剖应用要点,重点讲解了头面部表情肌及表情肌分类以及 20 个面部肌肉解剖要点及手术定位方法。
我国的公立医院通常通过评级、职称与编制留住优秀医生,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虽然不能提供编制,但是也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学术平台、科研环境以帮助医生申报课题、发表论文、提升实践技能、评定职称,畅通医生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学术成果方面,公司旗下的四川米兰柏羽医院具有 1 篇世界整形外科领域顶级杂志 PRS 论文、1 篇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杂志 APS 论文、4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双眼皮效果设计器、可调节间距的双眼皮设计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限速注射器),先后培养进修生 100 余名。
在学术环境建设方面,公司举办或承办过多项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公司及医生在业界的影响力。例如,公司通过承办 2021 第二届中国医学美容新技术高峰论坛进行技术交流与分享。米兰柏羽美容整形外科技术副院长陈波介绍了“塔式支架搭建”技术对常规鼻小柱支撑底部的改善作用,现场讲解了自体肋软骨及筋膜组织的在鼻尖部的应用;米兰柏羽美容微创科科主任、米兰柏羽美容微创中心技术副院长王鹏在面部年轻化&皮肤美容分论坛上,分享了双美胶原蛋白在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在人才激励方面,公司搭建起“基本薪酬+超额业绩提成+合伙人计划”的三层薪酬体系。通过合伙人计划,核心骨干医生有机会成为新设机构的事业合伙人,建立起管理团队、医生与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另外,朗姿股份先后于 2014、2016 与 2021 年发布了共三期员工持股计划,绑定核心成员,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在医生方面,公司拥有优秀知名的医生资源,有助于公司品牌形象的树立与维护,客户引流与设置价格梯度丰富的医美项目。在咨询师方面,公司通过年度优秀人物展示,提高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3.5具备较雄厚的资本实力,助推医美机构扩张
医美服务行业具备资本密集的性质。在创建初期,医美服务机构需要大量的资金购置设备与材料、租赁场地、招募人员等。在发展时期,医美服务机构需要在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学术研究、连锁化布局等方面进行持续的资本投入,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利润的持续增长。公司拥有较雄厚的资本实力,2020 年,公司使用自有资金 2.08亿元以新设或收购的方式进行医美连锁机构的扩张。
3.6践行“安全医美、品质医美、口碑医美” 的理念
针对医疗风险,公司建立了系统完善的一整套医院(诊所)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的诊疗业务流程和服务追踪体系,具体包括:1)公司在推出新的医疗美容产品前会开展严格的评估和审批程序以评估涉及的风险;2)在医疗美容机构建立了规范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定期组织医疗专业人才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接受关于医疗操作规程的培训;4)各医疗美容机构专人对制度执行情况和医疗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此外,公司法务部也会对药品和医美器械的采购及业务合作供应商等进行审核审批。2021 年 8 月 23 日至 9 月 28 日,公司旗下朗姿医美开启了 2021 年度的检查活动,为期 40 天,针对 20 多家医美机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不间断、拉网式、全覆盖、全流程的检查。朗姿医美医疗委员会还邀请了行业内权威专家共同制定了医美行业第一标杆及安全检查标准,推动了公司旗下各机构向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四、公司服装业务品牌矩阵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营收逐步回暖
4.1女装品牌定位高端,品牌矩阵丰富
公司以女装业务起家,在该领域具备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通过“自主创立”、“代理运营”、 “品牌收购”三种模式在中高端女装市场进行多品牌布局。截至2021H1,公司在运营的自有女装品牌共 6 个,分别是 LɅNCY(LANCY FROM25)、LIME FLARE、liaalancy、m.tsubomi(其中 m.tsubomi 品牌是于 2019 年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以及于 2021 年推出的新品牌 L BY LANCY 和电商设计师品牌 LANCYPINK;代理运营的女装品牌 2 个,分别是 MOJO S.PHINE、JIGOTT。公司的女装品牌矩阵丰富,在客户定位、设计风格、产品线与品牌理念方面具备差异化,形成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客户的覆盖。
4.2女装品牌线下 VIP 客群稳健增长,线上搭建起私域流量池
公司线下 VIP 客户稳步增长,线上通过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搭建起私域流量池。2014 年至 2021H1,公司线下 VIP 用户从 5 万余人增长至 32.59 万余人。公司通过社群运营,微商城,逐步建立起微信生态;通过培养各品牌自己的店铺网红、高级搭配师,借用抖音、小红书、淘宝直播、微信直播等社交平台以长期、持续的做品牌展示、渗透和流量导入,2021H1 公司女装线上采用平台新的引流方式导入 VIP 客户近19.39 万人;截至 2021 年 12 月初,公司在抖音渠道开设的朗姿官方旗舰店已拥有29.7 万粉丝。
4.3女装品牌线下门店选址具备区位优势
服装品牌的塑造与推广、销售渠道的铺设均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时间投入,优质的店铺区位资源具备一定的稀缺性。截至 2021H1,公司女装业务共有线下 580 个销售终端及 22 个线上渠道,选址均位于国内大型高端商场、SKP 或机场,形成了较广泛且有区位优势的销售终端网络。以朗姿品牌在北京的销售终端为例,选址均在大型高端的购物商场,并在定位高级奢华与流行时尚的奢侈品百货 SKP 中开设了店铺,另外在首都国际机场与大兴国际机场均设置了专柜。
4.42021H1 公司女装业务营收回暖
2021H1 公司女装业务毛利率回升,营收逐步回暖。2016 年至 2019 年,公司女装业务营业收入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从 97712.02 万元增至 151205.73 万元,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20 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女装业务营业收入下降至 132293.38 万元,毛利率下降至 53.65%。随着疫情逐步好转,2021 年上半年,公司女装业务回暖,营收同比增长 60.55%,毛利率重新回到 59.9%左右。
4.5婴童业务营收逐步回暖
在婴童用品市场,公司投资的阿卡邦是韩国第一家也是知名度较高的专业经营幼儿及孕妇服装和用品公司,共拥有 10 多个系列品牌,公司婴童业务目前以韩国业务为主。2020 年疫情初期,韩国与国内同样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营收增速有所下滑,通过充分利用各类线上销售平台,调整产品品类与控制成本,公司婴童业务有所回暖。2021H1,婴童业务营收同比增速为 21.86%,毛利率为 54.04%。
4.6国内主推 Ettoi 品牌,营收占比逐步提升
目前,公司已引入阿卡邦的部分婴童品牌,抢占中国时尚婴童品牌市场,其中Ettoi(爱多娃)为现阶段国内主推品牌。Ettoi 秉持欧式设计风格,营收占比从 2018年的 19.63%提升至 2021H1 的 34.1%。
4.7婴童业务自营店铺占比较高,专柜选址占据优势区位
截至 2021H1,公司婴童业务板块共铺设了 858 家店铺,其中线上有 7 家,线下有 851 家,线下店铺以自营为主,有助于公司及时全面的掌握销售信息,自营店铺对销售策略的执行力也更强。与公司的女装品牌相似,公司童装品牌的店铺区位选址也具备一定优势,销售终端多位于高端百货。以阿卡邦在杭州的专柜选址为例,均位于杭州的主流高端商场。
五、盈利预测与投资分析
公司作为打造从衣美到颜美的泛时尚产业生态圈的多业务板块上市公司,近年来通过外拓与内增,医美服务业务的收效较好,建立起定位不同、错位竞争的医美品牌矩阵,门店选址区位优势显著,人才体系与学术平台较完善,医美服务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贡献收入来源;另外,公司传统业务高端女装与婴童业务板块也建立起丰富的品牌矩阵、区位优势壁垒。结合公司 2021 前三季度业绩表现,随着毛利较高的女装业务的回暖,我们预测公司 2021 年至 2023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35.34 亿元/43.11亿元/52.63 亿元,同比增长 22.86%/22.01%/22.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3 亿元/3.25 亿元/3.98 亿元,同比增长 64.09%/39.6%/22.24%。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