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油动遥控车和电动的比哪个好,以及油动遥控车大脚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再谈纯电——买不买,其实压根就不是个问题
【 长达 200 公里的作战半径 】
400 公里的续航里程,按百公里 5L 的油耗类比的话,相当于 20L 的邮箱。别跟我说百公里 5L 的油耗不科学,纯电的续航里程就一丝不变么?400 公里的续航跑完了之后呢?您是找个充电站去碰碰运气,运气好的话,在哪里停上几个小时的车,还是直接放弃治疗,求助于厂家 4S ?
您当然可以这辈子开这辆车也不超过半径 200 公里的作战范围,也许其实 200 公里都不用了,郭德纲在加油站被问过,您去哪儿,我只给您。地图?您用不上的。
【 回家还是去医院 】
夏天可以开窗,自然风无比惬意。忘却那些空调病吧,毕竟上高速基本和你无缘了,市区里走走停停,开窗户挺好的。
但冬天你堵在回家的路上,超过2个小时的时候;
当你由衷的窃喜因为原地不动而完全没费电,续航里程一点儿不变的时候;
当你看着身旁的汽油车肆无忌惮的开着暖风的时候,
一旦交通通畅了,你是选择回家还是直接去医院看大夫?毕竟感冒也可能会引起大病的,含糊不得。
【 常见误导一 】
大肆宣扬且只宣扬续航里程!
谁买车也不是一次性的,遥控玩具还能充电或者换电池了,更何况还有油动的存在。难道以后开真车的都要羡慕遥控车了不成?
只宣扬续航里程的人,安的什么心?
现阶段,充电能像汽油车加油一样的便利么?如果充电站的普及程度像加油站一样,并且充满电的速度和加满一箱油的时间也一样,那么还真的有必要在这儿玩儿命宣扬续航里程有多少么?哪怕续航只有 200 公里又如何呢?反正遍地都是充电站,5分钟之后又可以继续跑 200 公里了。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么?
明知道目前充电站少之又少,可用的充电桩更是犹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般的存在,能在自己家里装充电桩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充满一次电的时间都是以小时为单位的。在明明知道这些信息的情况下,只宣扬单次续航里程的人,其目的究竟何在?甚至还得是不开空调、不开暖风、全程几乎要像机器人一样标准的驾驶方式。难道他们买车都是一次性的?不会涉及到二次充能续航问题?
哪怕您的纯电动车续航不是 200 公里,而是 2000 公里,看好了,多了个零!那又如何?开完这 2000 公里之后呢?直接开到垃圾回收站,然后开始拆解?干垃圾、湿垃圾的走一波?
【 常见误导二 】
跟汽油车比加速!只敢比加速!
放眼望去,新能看的源除了宣传自己续航好——达到了汽油车达到了汽油车几十年前的能力之外,就是宣传自己提速多么多么的快,快到让人晕厥。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敢拿出来比比么?这就好比日本料理去跟西餐比谁的寿司做得好,有意思么?要比咱们比比操控,比比续航,比比补充续航的便捷,比比安全,比比保值?如果您承认新能源也属于汽车,那么就请按照汽车的标准各项指标都进行完整的对比,如果做不到,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最可笑的是“ XX万以内的车不要跟我比提速 ”的说法。如果可以这样比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
几千块的九手夏利也可以说“ XXX万之内的纯电动不要跟我比作战半径”,毕竟只要有个加油站就还能跑,24小时之后人家已经从北京到广州了,纯电动可能还在小区附近找充电桩呢。
公认最不保值的几百万的超级跑车也可以站出来说“ 甭管多廉价的纯电动也不要跟我比保值 ”,毕竟几年之后人家的残值也许还能在小城市换套房,而纯电动的残值,能在大城市买瓶可乐么?
请问,当您找不到充电桩的时候,当您用车换可乐的时候,还记得之前信心满满的一脚油门(哦不对,它不配被称作油门)踩到底的时候,手足无措的期盼刹车能避免追尾时那惊恐万分的样子么?
嗯,加速确实快,总算找到了一条通往事故的康庄大道!
【 常见误导三 】
道德绑架,扭曲是非!
环保等于爱国;弯道超车等于爱国;支持民族工业等于爱国!
这几顶大帽子扣下来,但凡是个不懂是非的主儿,多少都有点儿含糊,保不齐就被忽悠过去了。然后满世界的说自己为国家、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做了多大的贡献。
爱国也好,环保也罢,支持民族工业也是,咱们是不是需要科学的爱国?理性的环保?少一点儿冲动?韩国的民族自尊心带来了什么?电子技术获得发展我们当然有目共睹,但汽车工业的是个什么样子,难道大家都视而不见么?
前不久跟一个网友聊天时他问道,“为何中国制作不出好的发动机?”
我则反问道,“那要看你如何定义好的发动机?最大马力?扭矩?动力曲线?皮实稳定?潜力大?重量轻?体积小?”
得到的答案着实吓了我一跳:“自主知识产权的才是好的”
试问如果大家都抱着这样的心态,还要科学干嘛?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又为何会被船坚炮利的洋人打破了国门?慈禧老佛爷不是说了么,我们自己的都是最好的!
以一辆车的完整生命周期来计算,纯电动车真的比传统汽油车更环保么?
弯道超车,就算您超过去了,但您确定那还是我们原原本本的车么?还是一个迫于压力,不得不调整了基因的产物?
民族工业当然要支持,但这并不等于违背市场规律。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同样的钱我们可以买华为而不买苹果,但让我们用买电脑的钱去买小霸王学习机,可能有些勉为其难了。
【 买还是不买?灵魂三问 】
假设一辆汽油车,加满一箱油能跑400公里,每次找加油站全靠运气,而且加一次油几个小时的时间,你又不能在自己家楼下盖个加油站,哪怕加油一分钱不要,你会买这车么?
假如这个汽油车没有多少技术积累,质量没经受过时间的考验,安全不让人放心,开起来感觉跟“过家家”似的,买它就像自愿当个小白鼠,你会买这个车么?
假如这个车买回来之后,每一年的油箱逐渐缩小,开几年之后因为没人买你的二手车所以你只能选择几千块报废掉,你会买这个车么?
【 终于找到了方向 】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站得高看得远,这话还是有道理的。在看到新能源的乱象横生之后,果然传出消息说,要取消购车补贴,改成投资建设充电设备。这就和我的观点完全一致了。只有解决了充电难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打消老百姓的购车顾虑,毕竟谁买车也不是买一辆一次性的车。
然而剩下的一步,就差技术上的突破了。一旦解决了充电效率问题,那么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有了充电效率(速度),再加上遍地开花的充电站,老百姓购车的顾虑将大大取消。然后在逐步提升安全、品质、保值率等等问题,才是正确的道路。
很高兴看到从购车补贴向完善基建的转变,也很期待看到充电效率的大幅提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终究会有纯电动可以被称作纯电动车的那一天。
一个玩具遥控车,凭什么卖的比北斗星还贵?
(私以为,大家都是爱车的人,跟汽车有关的什么好像都可以扯一扯,在家宅着的期间,哪怕跟大家聊聊赛车游戏都比自己一个人憋着强。今天这一期,我是真心实意的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喜悦:))
五千块钱,我能买很多款车。
比如两个轮子的Specialized Allez,可能是这个价位最有逼格的公路自行车(泡妹子是不可能的,只会招来很多基佬);
不过如果买自行车的话,我可能还是会选择一辆二手的Maestro,毕竟那真的真的是全世界最牛批的攀爬自行车(而我则是…一个不那么牛批的前攀爬车手);
如果你不想用脚蹬,你还可以用这些钱买一辆本田DIO,那是相当不错的小摩托,也非常具有改装的潜力;
至于汽车,这是我最擅长的领域,极品成色的夏利、奥拓快乐王子、伊拉克成色的北斗星甚至惨不忍睹的捷达,只要你够没底线(这话听起来怎么怪怪的),只需五千块钱你就可以拥有一辆遮风挡雨的汽车(Btw,我还卖过两千块钱的捷达);
不过我最近,花五千块钱买了一辆…
“新能源汽车”,你也可以叫它“电动爹”。
很显然,这是一个玩具。
不过这么贵的玩具肯定也是有名有姓的,它的名字叫做:
HPI Savage.
——–
我和Savage的故事,大概要从2003年说起。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是个富二代,21世纪初就能玩得起这么贵的玩具。在昨天之前,Savage对于我来说都只是一段颇为遗憾的回忆。
03年的时候,我应该是小学三年级。当时家里刚通了互联网,互联网对于那么大点儿的小孩来说真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网易汽车搜狐汽车什么的,这里面内容比汽车杂志多多了!在此之前,虽然家里的电脑也摆在那几年了,但始终没有通网,所以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就是我唯一解闷的工具。除了用画图软件画汽车以外,我还学会了截图,当我姐播放的VCD里出现带汽车的场面时,我就把它截下来存在文件夹里,然后一张一张的翻。
打开互联网的大门之后,我发现了一个网站:RCFANS。玩遥控模型的朋友都知道,这是现在国内规模最大的遥控模型论坛。03年还在上小学的我,就是在这个网站上发现了一种有发动机、有变速箱、有差速器,结构、原理和真车几乎完全相同的遥控车,最诱惑的是,这玩意还特么是烧油的!这谁受得了啊!
我爸妈的钱包受不了啊。03年不比现在,那时候最火的“二环十三郎”陈震都只开一个破大众。我爸妈都是八线小山村的普通职工,他们的月收入仅仅几百块,遥控模型这么烧钱的爱好…我作为一个小孩儿当时可懂事了,我特么提都不敢提。
遥控模型这东西,分很多类别。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流行的短卡、攀爬一类的,但也有平跑、电房、油房、Buggy、蚊车和大脚等等几个相当性格迥异的品类。我最喜欢大脚车,大脚车很大,轱辘更大;动力很强,声音很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当时RCFANS上最火的一款大脚车,就是来自美国HPI的Savage 21。
(快二十年了,这图现在都不好找了)
Savage 21是HPI的第一款Savage。为什么叫21呢,是因为这辆车使用了一台21级的甲醇发动机。“XX级”表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排量。发动机21级代表这台车的发动机排量为0.21立方英寸。
Yes!这辆车是烧油的!当时的模型车几乎没有烧汽油的(现在虽然有,但也并不是主流),它们的燃料是甲醇。在这辆只有一块地砖大的模型车上,有冬菇头有化油器有发动机有排气管,它们的运作方式和真实的汽车无异。
(这就是一颗模型车用的发动机,上面紫色的部分是散热器,风冷的。右面的拉手是用来启动发动机的,当然也有更先进的电启动装置。)
这玩意儿,我敢保证换成任何十几岁的少年,没有一个能抵挡得了。零几年的时候如果你想征服一个少年,只要送他一辆燃油的遥控车或者一台PlayStation 2就够了。不过纵然再喜欢,我也很清醒:这玩意的价格也只能让我心里默默念着“长大一定要买一辆”,然后继续上RCFANS看贴看视频YY。如果你跟你妈提出要花她半年的工资买个玩具车,你猜你妈会不会揍你?所以我提都没敢提。
后来我拽着我妈去附近的一个玩具店买了一辆给小孩玩的那种玩具遥控车,大脚车形状的(记得很清楚,全塑料仿造田宫TXT-1),两百块钱。之所以说是“大脚车形状“的车而不是“大脚车“,是因为那车完全真的只有样子有一点像大脚车而已,实际上跑的还没有雷速登快。我管这叫“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那车是全塑料的,特别脆,跑的很慢,而且两分钟就没电。玩了不到一个星期,悬挂就断了,轮子掉了。我贼难过,试过了所有的胶水,可那塑料就是粘不住,没办法我就只能玩三个轮子的遥控车。现在这辆车还在我家里的某一个角落吃灰。
但是,小孩心里总是有幻想的。我太想要一辆真正的大脚车了。
有时候早上六点多我妈弄豆浆机,我都会猛然惊醒:“卧槽!有模型车的声音!”
路边听到除草机的声音,也会下意识的想:“卧槽!有人玩模型车!”
话说,除草机的声音和模型车的引擎声还真是挺像的…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长大了。不仅长大了,我还长胖了。我妈很希望我长大,但她似乎不太希望我长胖。
而Savage,在这些年也历经了数次迭代。我非常庆幸在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还买得到它。
Savage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好几次换代:
全散件组装(行内叫kit版,这个kit版硬核到避震器油都需要自己灌)的Savage SS;
取代21,排量更大的RTR版(RTR的意思就是“到手玩”)Savage 25;
能达到接近3匹马力的Savage 4.6;
真正意义上的大换代,Savage X;
在X的基础上加长加宽的Savage XL;
开创“大脚必须暴力”这个概念的电动化的Savage Flux;
烧汽油而不再是甲醇油的Savage Octane;
电动加长的Savage Flux XL…
好消息是,Savage仍在;
坏消息是,在我无力负担的这些年,遥控模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娱乐级别的车子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动化,包括Savage。
不过还有一个好消息,虽然五千块钱在2020年仍然不是一个小的数字,花的时候也会肉疼,但我掏得出了。
然后我就拥有了我的第一辆Savage,在我想要它的第十八年。
——–
这辆车是RTR版的,也就是到手即玩,唯一需要配套的就是电池和充电器那套装备。
跟多年前不同,现在的模型车已经普遍应用了LiPo电池(锂聚合物电池),这也是遥控模型能够实现大面积电动化的重要原因。锂聚合物电池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存储密度,重量轻体积小并且没有记忆效应,非常适合模型车使用。
LiPo电池跟小时候玩四驱车时用的那种镍铬、镍氢电池比起来,完全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旧时代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去忍受调教和保养油车的麻烦,是因为他们更不愿忍受无力并且耗电快的老式充电电池。
(这就是一套锂聚合物电池和充电设备)
模型车用的LiPo电池组都是由电池厂商串联制作好来出售的,通常最多见到的是2S和3S电池组,2S/3S分别代表两颗/三颗满电电压为4.2V(平台电压3.7V)的锂聚合物电池串联而成。Savage原厂支持6S电池组,即最低可以承受25.2V的满电电压,所以我直接给它上了两块3S电池组(后来证明,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6S动力实在是太xx的快了…)。
之所以模型车可以实现电动化而汽车不能(皿煮的实现电动化,用户自愿选择),其实原因很简单:模型车只是玩具而已,没有工具属性。
(特斯拉也没什么特别的技术,不过是在底盘上装了7000多节18650电池)
模型车的电动化可以使用户几乎无成本的享受电动化带来的便利,不用再费心费力调教甲醇引擎,不用费劲的去买快递禁运的甲醇燃料,也免去了每次启动和熄火的麻烦。续航时间完全不是模型车用户需要考虑的问题,你续航半小时我就玩半小时,你续航一小时我就玩一小时,反正没电了就拉倒回家(LiPo电池组每次连续玩起码半小时还是没问题的,而老式的镍铬/镍氢电池…十几分钟吧)。
如果实在没玩够,也只需要花几百块钱再准备一组电池就行了,完全不是啥问题。但对于极大强调工具属性的汽车来说,在解决充电速度和携带能量密度这两大问题之前,电动化简直就是个玩笑。
现在的遥控模型,不论国产还是进口,在动力部分的搭配基本都是直流无刷电机+无刷电调(电子调速器)+LiPo电池的组合。对于直流无刷电机来说有一个参数很重要,那就是KV值,KV值表示电压每升高1V,转速增加的数值。因为KV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所以:
– 直流无刷电机的动力输出可以说是绝对线性的;
– 想要让车更快,提高电池电压就行了,3S变4S,4S变6S…不过要考虑一下电调的感受,这玩意容易烧。
Savage的这套2200KV无刷电机+6S锂聚合物电池的组合,是可以让它的极速破百的。
(回想十几年前的遥控模型,居然还有靠调节电阻来实现变速功能的机械调速器,并且当年直流有刷电机也是绝对的主流。什么是有刷电机?就是奥迪双钻那种。)
(Savage SS,25级甲醇发动机时代,包装上写着40mph+,也就是64km/h)
(而现在的电动Savage XL,包装上标称60mph+,也就是96km/h。只能说是世道变了)
虽然遥控模型本质上就是个玩具,但总有狂热的爱好者会跟你争辩:“遥控模型不是玩具!”,理由是“遥控模型的车体结构和真车完全一样”。呵,真车也不过就是男人的大玩具罢了,更何况遥控车?不过,遥控模型的结构确实和真车颇为相似。
比如,Savage剥了车壳之后,里面是这样子的:
Savage首创的金属侧板结构,基本约等于越野车的非承载式车身,强度非常高,抗扭性非常好。如果不是金属侧板外面背的那俩电池盒,这车看起来其实还能更苗条一点儿;
这辆车使用了前后双叉臂的悬挂结构,避震是液压的,并且后期还可以升级成金属制的绞牙避震。虽然摆臂大量使用了塑胶零件看似偷工减料,但其实这也是一种吸能结构,全金属的悬挂部件在实际使用中极易变形,远不如塑胶件有弹性;
作为一款用来越野的遥控车,Savage必须是四轮驱动的。下面这张图用来连接前后传动轴的那个黑盒子就是它的齿轮箱(中波箱),里面有一组减速齿轮。这组齿轮箱很快就会面临着被换掉的命运,因为它只负责减速而并没有差速功能,相当于越野车分时四驱的硬连接状态。
所以一个集成了中央差速器的齿轮箱即将上岗(这算是Savage为数不多的原厂缺陷之一,没有中央差速器会导致飞坡落地时由于电机和车轮之间的转速差而产生的对齿轮的没必要的损坏,装上差速器就完美解决了),这部分有专门的国产零件配套,旧的齿轮箱下去,新的齿轮箱上去就OK了;
这还不算什么,如果是油动的Savage,这组齿轮箱还会集成自动变速箱的功能,里面会有两组或三组齿轮(也就是两挡或三挡变速,纯机械式的自动换挡),还可以通过添加倒挡模块来让它拥有倒挡;
除此之外,前桥和后桥也各有一组差速器(差速器还不算啥,有的模型车更变态,居然有限滑差速器甚至差速锁)。前轮的转向拉杆还可以调整长度,方便调整前轮的前束角,做“四轮定位”。
这是HPI随车附带的遥控器,2.4Ghz的。现在的遥控车无论是什么价位的,好像都已经普及了2.4G遥控。2.4G遥控有一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无论遥控器还是车上都不需要长长的金属天线!想想小时候玩的遥控车,最后玩到最后可能就只剩遥控器上那根伸缩的金属天线了。
2.4Ghz即2400兆赫左右的高频段,抗干扰能力强并且信号传输距离也远。因为包含的频点多,所以重频的概率非常低。小时候家里有多辆遥控车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有的时候会意外的发现遥控车A的遥控器居然可以控制遥控车B,这就是重频了。
并且十几年前遥控车采用的频段基本都是27Mhz,49Mhz和72Mhz什么的,信号制式也是AM或者FM,跟收音机一样。2.4G跟老式的AM遥控器比起来,完全就是跨时代的变革。
在玩之前要先按照说明书做些设定,包括设定信号丢失保护这些功能。说明书反复强调要在设定的时候拆掉车轮,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我不小心手指碰到了正在旋转的轮胎,手上的大血泡告诉我:轮子,必须拆!
设定完成之后,我带它到楼下的小广场简单的玩了一下。拿着这玩意出门,说心里话多多少少会有害怕被别人笑话的想法。
“都多大的人了,还玩遥控车?”
难道成年人就只配拥有抽烟喝酒打麻将这种爱好吗?
(太重了,把它装在婴儿车里拿出去,但愿我家孩子没发现我征用了她的婴儿车…)
放在地上抠了一下油门,我就意识到一件事:卧槽这玩意不简单,卧槽这小广场根本不够它发挥的。这车加速时那种强烈的刺激感,不亚于在开一辆180km/h的英菲尼迪G37。
至于大脚车的玩法,来个慢动作的动图:
太好玩了太好玩了太好玩了!
不写了,我要玩车去了,再见各位!
——–
回来的时候,就变成这样了…看来我得赶紧去洗车了。虽然HPI声称这款Savage是防水的,不过我也没敢直接用水冲,万一…
就好像苹果说iPhone防水,但从来都没人在洗澡的时候玩手机一样吧。
——–
十岁时的dream遥控car真正出现在我家地板上,我的童年也跟着画了个逗号。
工作这么忙,可能一年到头我也不见得会带它出去玩几次。但工作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小时候实现不了的愿望和年少时吹过的牛逼吗?
那么,Savage凭什么卖的比叙利亚北斗星还贵?
我也不知道。整了半天,原来我写了六千字的废话。
And on that bombshell, it is time to end:)
(一场相隔近20年,跨越时空的…骑饮料)
最后给想入遥控车坑的朋友一些实用的建议,因为这玩意刚接触的话真的是一头雾水:
– 这是一个深坑,特别深。比改装车(我指的是真车)、照相机这些浅不到哪儿去,好的改装件价格跟真车差不多。所以一定要控制好你自己,否则可能真的比吸毒费钱;
– 开心最重要,真的别想玩出点名堂来。这就是个茶余饭后的娱乐项目,不是啥正经事,千万别想多了,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做世界冠军梦;
– 车型的选择,如果没有专门的场地,不要买房车、飘移车或者buggy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有场地才好玩。最不挑场地的车型,应该就是大脚和攀爬;
– 除非有蚊车(小比例车)的场地,否则不要买小比例车,你会感觉你就是在玩一辆雷速登。在室外玩的话,诸如广场啊、草坪啊、滑板场地一类的,一定要买大车,1/8首选,其次1/10。HPI和Traxxas的大脚车为了拉低入门的门槛所以推出了小尺寸的车,比原本的大尺寸便宜了不少,但千万别买!千万别买!千万别买!你会非常后悔没有买大车!在模型的领域,后悔就意味着人民币打水漂;
– 真心喜欢真心想入坑的话,就要有一定的预算,车子不要买太差的。太差的模型会打消你的积极性,客观上就等于是在浪费人民币。最近当我刚开始重新了解RC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种国产车已经独霸天下了的错觉,好像满天下都是伟力和HSP。事实上这些低端的国产车保有量大是因为他们便宜,一千出头就可以买全套。近些年国产模型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大量出口欧美,但竞争优势仍然是低价为主,和国际老牌比还是存在客观上的差距,不过娱乐玩玩的话也未尝不可;
– 模型不是汽车,别那么过分考虑可靠性。什么车都有坏的,模型车坏了又不会把你撂在半路,怕啥;
– 油的还是电的?不可否认,油车有电车替代不了的魅力,内燃机万岁!但现实情况是,现在的电车不仅在动力方面已经完全碾压油车,并且使用保养起来还比油车方便;
– 买车的时候多注意一下配件的通用性问题和零配件供应问题,万一哪天你玩嗨了,飞高了,落地没落稳…修车的问题不能不考虑;
– 预算充足又想买大脚车的话,就从这四个牌子里挑吧:HPI、Traxxas、Arrma、TM。如果预算不充足,国内有两款山寨的Savage可以考虑,一个叫做“暴君“,另一个叫做“若凡“。模型车种类之间的跨度很大,除了大脚之外其他类型的车会有其他完全不同的品牌在做,比如小比例车就完完全全是Kyosho的天下,玩飘移车就绕不过Yokomo。但其他领域我懂的很少,没法给大家介绍。
留言让我看看,有没有跟我一样从小就想拥有一辆大脚车的朋友?
——–
微信订阅号:东哥车研所
新浪微博、知乎专栏、Bilibili、懂车帝、汽车之家同步更新
合作联系微信:lotust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