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声音采集器的声音入口在哪及声音采集器图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刷身份证、声纹识别认证、测温,人员进入楼宇、小区,最快8秒通过。

海淀区海淀镇联手北京分音塔科技有限公司,在楼宇、小区试行声纹识别门禁系统,为企业复产复工提供保障,不断提升社区防控科技含量。

今天早上,记者在海淀桥北的左岸公社看到,楼宇入口处有一个三脚架,上面放着一个比IPAD略大的屏幕,每个人员进楼前,都要在屏幕下方刷身份证,随后对着屏幕说一句话,等屏幕上显示“通过验证”后即可放行。往里走,还有一个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即走即测,无须停留。一位员工,识别、测温,前后只需8秒时间,就能顺利进楼。

技术人员介绍,声纹识别系统基于的原理是每个人的声音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声纹识别(又称说话人识别)是从说话人发出的语音信号中提取声纹信息,并对说话人进行身份验证的生物识别技术。不需要接触,只需声音即可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准确率可达99%。

此前,左岸公社物业组织楼宇内各商户对员工进行了声音信息采集并录入系统,员工在刷完身份证、身份信息比对成功后,再对着屏幕说一句话,系统就能够自动与库里存的声音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即可放行。

这种刷身份证、声纹双验证的模式可以让楼宇更好地把好 “入口关”,同时非接触式、自动化的手段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聚集,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声纹识别门禁系统的研发,源于海淀镇镇长朱海斌的一个设想。在疫情防控检查中,朱海斌发现,楼宇、小区一线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既要做人员排查登记,还要测量体温,长期在一线工作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能否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感染风险、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呢?

传统人脸识别系统由于带口罩无法发挥作用,指纹验证系统由于多人接触,存在交叉感染风险,是否能够运用声音进行识别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朱海斌和北京分音塔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沟通,而此时,分音塔公司的清华研发团队也正在寻找疫情工作的着力点,两者一拍即合。短短三周,公司就开发出了声纹识别门禁系统,并在海淀镇的楼宇、小区试用。

在裕和嘉园小区门口,技术人员正为出入小区的居民采集声音信息,平均每个居民采集信息用时25秒。“虽然前期声音采集工作麻烦了点,但如果信息都采集好了,后续我们的工作就轻松了”。物业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后续系统将根据使用者反馈更新升级,并将红外热像测温功能一并整合,实现人员验证和测温合一。刷身份证也将改为刷二维码,为楼宇、小区人员实行“一人一码”认证,保护人员隐私。同时,还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众的需求作进一步改进。

 

11.04-12.29,「艺起热岛·交换场」乡创策展人竞赛正式开幕。与传统的策展方式不同,不是将作品放进三亚,而是以策展方式向公众打开三亚。

竞赛将设置“乡创新场景装置”、“广义设计策展”、“风物文创设计”三个赛道,跨建筑艺术装置、策展型商业、地方风物文创开发等相关文旅文创产业,并以展览和多元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落地,强化在地场景的文化连接,提升文旅转化触点在在地的艺术体验,激活一方风土文化。

与上篇“关于“海洋友好”的国内外优秀展览、设计作品破题案例|艺起热岛·交换场乡创策展人竞赛”推文用意类似,本篇推文将重点介绍博后村及关于“全球村旅行生活企划”的优秀展览、设计作品等。

希望对参赛的同学有所启发,辅助大家涌出更多绝妙的设计灵感。

 

博后村图 摄影师:李国玉

 

博后村依托亚龙湾国家度假区资源和平台,以玫瑰文化黎族文化创意文化为底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自主经营和引进企业进驻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特色餐饮业和文创产业,是海南最大的民宿村之一。

 

图片引自小红书

 

博后村是一个黎族聚居村庄,这里三山环抱,一面向海。近几年,民宿、玫瑰、黎锦丰富的产业带动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博后村也一跃成为全国游客打卡的新地标。

 

博后村图 摄影师:李国玉

 

2017年开始,博后村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简约风、黎族风、海洋风、古风等风格迥异的民宿,满足不同游客的喜好,博后村也成为“网红村”,这里的不少民宿成为“网红打卡地”。

 

图片引自小红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于2014年成立的三亚黄丽琼黎锦技艺工作室。该工作室于2021年8月被评为三亚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自幼生活在黎族村落里的黄丽琼,对黎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黄丽琼黎锦技艺工作室

 

黎村博后,打造着有故事的民宿慢生活,打造着无数人的精神原乡。选一个时间告别喧嚣繁忙,相约亲朋好友, 去博后寻找一处宁静幽雅的民宿,静下心来享受一次慵懒的“慢生活”。

 

图片引自小红书

 

01

勤美学 CMP Village

“勤美学”是一个在地美学实验计划。传达自然永续、院长导师精神、生活哲学的企业核心精神,以中国台湾老式的香格里拉乐园为基地,融入在地文化,透过旅游与生活体验,一步步打造在地生活美学的实验平台。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勤美学以豪华露营住宿为核心,提供完善且兼具美观的住宿体,将对在地文化重新挖掘整合,以简单、美观、艺术、容易上手的方式重新呈现给大众,将对生态的重视与对尊重转化到园区景观、活动、体验、餐饮中。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园区在建设期与运营期,邀请各方艺术家参与创作园区,利用在地材料加上艺术创作,形成趣味与融合视觉的景观,装置同时兼具实用性,弱化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正式运营后,导入舞蹈演出、职人手作、沉浸式美食体验等各方组织、艺术单位与市场常见的文创品牌,透过大众熟知的方式传递“在地生活+自然永续+生活美学”的核心理念。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2017年起推出1001夜的“勤美学–山那村”计划,结合在地传统工艺、饮食、自然、生态等伙伴,重现土地的美好,拉近人与人的关系。回归大自然怀抱,重拾对土地与文化的尊重与认识,自在开怀地与亲朋好友一起,渡过在山那村这一夜的美好时光。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Night No. 841 #建设志- 废弃卖店改造的森林浴所

由建筑背景出身的艺术家陈建智老师打造,原为老乐园的当红卖店,现今改造成为山那村最舒适的解放地——村民们的洗漱场场域,森林浴所!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期待村民们在浴所里发现艺术家的小巧思:运用旧废铁、废弃路灯罩甚至废弃的电扇外壳都设计在其中,艺术家也贴心地设计成有高有低,让每位村民都可以找到自己专属的位置。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运用废弃的人工建材,融合了自然环境与之对话,清晨梳洗的同时看着光蜡树林,彷彿置身在森林里。透过艺术,让盥洗不再只是盥洗,让生活每个环节都充实丰满,用心享受每一天。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Night No. 900 #生活志- 孩提时代的纯真

在科技进步的现代,我们总是认为最新颖的科技产品能为我们带来快乐与满足,但是往往很快就变成了空虚感,必须要等到再有更新的产品出来,买了它,才能再次满足自己。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长大的我们好像也渐渐忘记,在孩提时期,简单的事物,也能让我们快乐一整天!有水可玩、追逐跑跳、欢笑、互动接触、拥抱、放空、日子简单。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夏季的 #夏日瓜仔祭,是我们的冰凉水乐园。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Night No. 968 #生活志- 户外也像有个家

想在忙碌的生活中,找个时间,出外散心。但搭帐篷这件事,常常让人想到就却步……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懒懒的放松享受呢?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在勤美学的广大绿地,有15顶白色小蘑菇。两年来的每一夜,都有我们辛苦的伙伴们,帮村民们细心整理、布置,也调整美感。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白天,可以聆听鸟语与树叶吹拂的声音,省下来的时间,就花在与亲友好好相处吧!夜晚,一顶顶帐篷亮起温暖黄光,我们在星空下入睡,有著舒适的小空间,就像在户外也有个家,窝心与浪漫无敌。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Night No.977 #好梦志- 声音采集

每个季节,都有属于它的讯息。在勤美学,也总是会有许多来自大自然各个角落的声音。在好梦里的各个树屋中,“#森之屋”是集结了各种声音的奇妙树屋。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里头有一台声音采集器。戴上耳机,拿起接收器,各个声音聚集。微小的、窜动的、树木或动物的,都会尽收于你耳朵里。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也许有一天,你会来到好梦里,除了做一个好梦,还会收尽一切美好自然声音。

 

图片来源 勤美学官网

 

02

日本里山十帖(さとやまじゅうじょう)

2012年,37岁的岩佐十良是东京一本杂志《自游人》的主编,在编辑完一期大米特辑后,他带着编辑部来到距离东京300多公里远的新潟县南鱼沼市,开始种植水稻,探索有机生活,并拥有了一个生活体验空间——里山十帖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岩佐十良向银行借了整整4亿日元,买下了一栋150年前的破旧民宅,花了2年的时间,自己设计和改造,打造出“里山十帖”民宿酒店,做成一个用来展示生活方式的空间。

 

岩佐十良

 

里山十帖的字面意思是从食品,建筑,纺织品,农业,环境,艺术,户外活动,休闲,健康和聚会这十个方面体验乡村的十层故事,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充分沉浸于南鱼沼地区的美食,文化和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中的机会,从而根据亲身经历和新发现重新定义奢侈的生活。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里山十帖,这里有米其林的厨师料理、顶尖设计师家具、以及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二层天之川温泉,被日本媒体一致评为:全国第一绝景温泉。从露天温泉能望见日本百名山之一的卷机山。置身露天温泉,周围是云卷云舒,满眼是山峦叠嶂。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民宿进门后的标志性大锤子——木雕艺术作品,叫《福小锤》,日本传说锤子会锤出钱来。民宿一层更有在地风物、民艺、服饰、器皿等展馆。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休息室“人人”是一个让人们聚集的空间。邀请艺术家、摄影师、料理家、哲学家、作家等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春夏时主厨每天都会一大清早就上山采野菜,菜单会根据每天到手的不同食材更新。更有自创主打安心食的健康品牌:Organic ecpress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里山十贴不仅仅是一个旅馆,还是一个社区互动场所。这里的休息室和会议空间供员工,旅客,当地社区的成员以及参与各种创造性工作的人们用于举办各种活动,旨在以活动将旅人和在地居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南鱼沼的生活之乐。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这也是里山十帖设计之初的核心理念之一,被称之为“社交线设计”,其目的是在各行各业之间建立联系,以鼓励创造性的互动,并最终使社区变得更美好。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里山十帖”是个成功的建筑计划,更是一个通过改造传统建筑来振兴乡村的典范。而它的成功除了归功于好的设计外,最重要的是成功结合了当地爱乡土的组织,共同维持好了当地的环境及产业,将这里美丽的风景,优美自然清洁的环境等资源通过媒体宣扬出去,才源源不断的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游客,从而带动当地有机农业的繁荣,提高小村落的农民经济。

 

图片来源 里山十帖官网

 

03

艺术在浮梁2021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户外当代艺术节,其影响力与大家熟知的濑户内海艺术节不相上下。2021年 “大地艺术节”来到中国的一个平凡村落——浮梁,坚持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宗旨,展开令人期待的首个地域型艺术项目“艺术在浮梁2021”。

“大地艺术节”,顾名思义,是大地的艺术。其中所有作品都是将艺术与大自然有机结合,以人与自然为主题,从而再次发展乡村和带动经济,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图片来源 异想社

 

不同于大家之前所认知的艺术展,“艺术在浮梁2021”不存在于画廊之中和砖瓦墙壁之间,艺术从城市出走,来到这里。艺术家们需要充分地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山川河流,联合村民们一起加入创作。

 

图片来源 艺术在浮梁2021官网

 

从2021年5月1日开始,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2天内,将聚集20余个艺术项目,4项文化活动,1次乡村公共艺术展。来自5个国家的20余位艺术家、建筑师、音乐人、创意人、摄影师、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这场乡村艺术盛事。

 

图片来源 艺术在浮梁2021官网

 

艺术创作者们利用村里闲置的民房和空屋创作室内艺术项目,形成艺术生活化、场景艺术化的艺术村落,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间以全村为范围的,没有屋顶的乡村美术馆。每一间展厅散布在村落各处,既是村民们曾经的家,也是他们未来的艺术“家”。

 

 

马岩松《灯》-摄影:田方方

 

 

“艺术在浮梁2021”观展现场 摄影:异想社

 

参展艺术家在艺术展举办的32天中,除了艺术作品,也在不间断地举办各种活动。推出在当地发掘整理的《寒溪村口述历史》,成为了这个村庄最朴实珍贵的新村志;天堂电影院计划将露天电影带入村中为村民专场放映,同时作为公益计划,走向全国院线大荧幕。

 

图片来源 艺术在浮梁2021官网

 

不仅如此,游客们还可以在衍生品商店“拾八方18²小店”挑选购买艺术衍生品。逛累了想要用餐时,可以到生长于景德镇的“一夕餐桌”餐厅,品尝特制的美味;还有来自上海的Seesaw Coffee,,期间更有惊喜出没山间田野的Seesaw咖啡水果摊。

 

图片来源 艺术在浮梁2021官网

 

艺术家们利用当地资源,携手村民一起创作,创造出场景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艺术村落。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间以全村为范围的,没有屋顶的乡村美术馆。

04

2021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

2021年10月30日,由中国台湾省台东县池上乡文化艺术节会、台湾好基金会与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共同主办的“2021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于池上乡万安社区天堂路稻田区开演。

 

图片来源 2021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官网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进入第14年个年头,是中国台湾最重要的庆典之一。每年夏末秋初,大家就开始期待回到池上,与天地映照,与乡亲同欢。面对疫后日常,心定再前行,因而今年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将主题定调为《心的方向》

 

2018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

 

 

2019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

 

每年的池上艺术节,云门舞集是重磅表演。回归生活的本质,似乎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重新省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2021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特别邀请走遍世界的云门舞集回到中国台湾的土地上,用精炼的身体语言与歌声,共同演出独一无二的《十三声》。

 

图片来源 2021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官网

 

视觉上,过往在剧场里演出的《十三声》予人五光十色的霓虹印象,来到池上秋收的舞台,则有不同以往的呈现。

“现场的云跟山,包括飞过的燕子还有风都不断地在变化,这比剧场里设计好的影像更自然,一点都不违和,也没有办法去控制。”

 

图片来源 2021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官网

 

在池上的土地,回归大自然的环境,以天地为幕稻穗为伴。演出期间经历大自然的有机环境带来的许多挑战,舞者透过身体传达最直接的生命力,从天地稻海吸收能量。舞者和观众一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记忆。

 

图片来源 2021 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官网

 

05

2022香山艺术季 x Windy Bag 袋走一片风

于 9 月 2 日至 9 月 11 日登场的“2022 香山湿地艺术季”以“海有山”为题,回应香山既拥有临海的湿地生态,同时也保留了山里的农村文化,以及丰富的人文物产。

 

图片来源 2022 香山湿地艺术季官网

 

以代表中国台湾新竹的“风”作为整体展示概念,透过以倾斜角度陈列的物件,象征风随时流窜于你我之间。再搭配延伸应用的“物产提袋”设计及仿超市感的风物展场风格,为观者打造犹如进入香山物产店的趣味感,以此提出艺术与在地结合的新可能。期待新竹香山之风,能掀起游客心中一块温热的想像。

 

图片来源 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定影影像工作室

 

由慢热工室带来的《袋走一片风》在香山湿地生态馆2F展出。以风土物产对照在地景点,慢熟工作室以物产店为概念,打造年轻人玩文创的的风物展场空间

 

图片来源 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定影影像工作室

 

展场设计以物产店为概念,设计了八个当地特产展架。八样物产包括港北社区香草、海山社区咖啡、香村社区元春羊乳、茄苳社区客家干货、虎林社区狮伯煎饼、大庄社区竹鱼水产乌鱼子、新雅社区水润饼与香山好香米。

 

茄苳社区客家干货 左上 香山好香米 右上 大庄社区竹鱼水产乌鱼子 左下 海山社区鹿仔坑咖啡 右下 图片来源 Chris Chen

 

 

虎林社区狮伯煎饼左上 茄苳社区客家干货右上 新雅社区水润饼 左下香村社区元春羊乳 右下图片来源 Chris Chen

 

以【风】作为文创概念,延申物产提袋设计,让受众犹如进入在地物产打包袋走的趣味感,以此提出艺术与在地文创结合的新可能。

 

图片来源 2022 香山湿地艺术季官网

 

报名方式

了解更多竞赛信息与下载参赛资料

官网注册并填写报名表即可参赛

关注微信公众号

AIM competition

更多竞赛详细信息欢迎参考

《竞赛首发 |「艺起热岛·交换场」乡创策展人竞赛正式启动!》

更多关于梅联村的信息欢迎参考

“关于“海洋友好”的国内外优秀展览、设计作品破题案例|艺起热岛·交换场乡创策展人竞赛”

合作媒体

中国海南、海南视窗、海南在线、海南信息港、三亚视窗、璟行设计网、创意设计主站、设计TOP、乡村旅游产业网、上美艺展+ 、文博策展、雅计、设计竞赛网、设计竞赛、UniDesignLab、小雅工程、设计赛、设计商学ShareTime、绿水青山大数据、城市环境UED、墨鱼设计Academy、设计痴王学长、设计赛、百美村庄、CBC建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