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东京热公司_东京热什么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京热公司,以及东京热什么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日本东京42人疑似中暑死亡:天热不开空调或为主因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东京警视厅和东京都医学检查官办公室称,日本东京在过去一个月中发生了一系列因疑似中暑而导致的死亡事件,共有42人死亡,年龄介于40多岁至90多岁之间。

NHK称,纵观过去十年,每年6月的死亡人数都保持在10人以下,但今年的数字明显更高。

NHK报道截图

据东京放送(TBS)报道,室内死亡的42人中,9人没有空调,24人有空调但没有使用,共占总死亡人数的约70%。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25日起,东京连续三天日高温超35度,创自1875年气象记录开始以来的连日持续高温记录,加上部分火力发电站因老化暂停运转,导致东京电力公司辖区范围内供电面临严峻状况。

日本政府自27日起持续发布“供电紧张警报”,敦促东京电力公司供电范围内的企业、家庭以及政府部门减少用电,从下午15至18时期间关闭灯等不必要打开的电器,并且“适当”使用空调。7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开启为期3个月的“全国节电期”,向民众、企业提出节电要求,以图控制用电量,但是未设置具体目标。

淘宝东京消防厅和其他政府机构正在敦促人们采取预防中暑的措施,如使用空调和在口渴之前多喝水。

骂唐人街探案3,别以“侮辱女护士”的名义

作者丨守一

来源丨声道

01

昨天看了影片唐人街探案3,一部票房极可能再创纪录,而口碑持续崩盘的电影。

个人打分的话,守一君大概会给六到七分吧。觉得是一部能及格的贺岁片,推理部分有点简单幼稚,剧情BUG多经不住推敲,但搞笑的桥段还算“合理”,虽然确实不少老梗,没什么智慧含量。

看豆瓣的评分,已经跌破及格线,大概率还会持续走低。一个很关键的原因,电影里好几处搞笑,有着“物化女性”的嫌疑。

守一君在上篇写B站的文章(祸起萧墙,兵临城下,B站危了)说过,如今舆论场女性群体,是行动力最强的群体之一。女性群体的网络觉醒,已经成为影视作品不能不考虑的新变量。油腻导演或编剧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高。

本就很难摆脱油腻标签的导演陈思诚,这次新电影被“实锤”,要不被女性群体口碑狙击,恐怕也难。

实事求是说,电影里有几处涉及女性的搞笑桥段,是有些油腻。比如女主刚一出场,王宝强饰演的唐仁就大喊一声“好胸”,尽管女主穿的是很职业的风衣,压根儿也看不出身材。这属于为了凸显唐仁的人设,生硬搞笑。

再比如在猜数字的时候,莫名其妙对着一个卡通人物的胸部,造了一个“36D”的梗。如果是个给宅男看的网剧,这情节也还能接受。可这是要打造唐探宇宙的“大片”,是春节档面对最广泛群体的贺岁片,玩这种梗就有些low了。至于“东京热”这些玩烂的也放到剧情里,是有些对不起观众智商。

而最有争议的,可能是电梯里女护士被打那一段。不少人觉得,无辜的女护士,突然被那样一顿暴打,(就剧情来说还是“合理”的,具体不剧透了)这不仅涉嫌侮辱女性,还涉嫌侮辱医护。

但对这种批评,守一君倒觉得过于苛刻。影视剧有影视剧的逻辑,只要剧情大致合理,我们就不能用现实三观去评判,否则影视剧就没法拍了。

想想看,那些警匪片里,有多少无辜的人车被抢走、甚至丢了小命,我们能说导演侮辱路人吗?就说喜剧电影,从卓别林到憨豆到周星驰,在他们的电影里,都有很多无辜的群体被伤害,能证明都是导演在侮辱人吗?

憨豆系列里就有一个大家熟悉的桥段,憨豆把英国女王误认为凶手,把老太太扑倒就是一顿暴揍。要是按照不少网友的“侮辱逻辑”,憨豆是不是也得给女王道歉,甚至得算是政治错误了?

对一部影视剧,我们可以批评其剧情硬伤,批评表现力有问题,甚至批评格调不高,但因为某些角色“伤害”了某个人物,就引申为对某个群体的“侮辱”,用道德的帽子硬扣一部影视剧,守一君觉得这不是正常的文艺批评的路径。

02

再举个例子,前几天网上都在吐槽某个不能批评的晚会,里面的语言类节目简直是灾难现场。于是有人翻出赵本山、宋丹丹等经典小品,赞誉说那些才是真正的喜剧作品。

可是,当守一君看到赵本山的卖拐系列,忍不住想,如果卖拐小品是现在播出的,真的不会被骂残吗?范伟演的厨师,是个老实人,莫名其妙就被赵本山演的大忽悠忽悠瘸了,忽悠到轮椅上去了。

按照批评唐探3的逻辑,这不是侮辱厨师群体吗?别忘了还有那句赤裸裸的台词“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简直是可以实锤的职业歧视。

我们当然可以期待一部搞笑作品有非常正确的三观,可是三观不能成为捶打一切的大棒。否则创作者就会动辄得咎,把婴孩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留下的都是三观绝对正确的口号。

有句话耳熟能详,“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搞笑大多源自人物的认知局限、因为世事巧合,而导致的各种注定的误会和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伤害某些人,但如果观众动辄把这种伤害定性为故意的侮辱,把剧情中特定的个体上升为某个群体的代言人,这就不再是批评,而是一种苛刻的审查思维。

所以,以“侮辱女护士”的名义来批判唐探3,在我看来这有三观碰瓷的嫌疑。没有几部影视作品,可以经得住这样的挑剔。

迷药调查:电商频打擦边球,精麻药暗流涌动

大多数“迷奸”案件发生在住宅、酒店等私密场合以及酒吧、KTV等公开场合。 (农健/图)

仅仅两天,21岁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学生尹某某就从一流高校的优秀学生,到被开除学籍、背上骂名。他的身份骤变源于一片可疑的泡腾片。

2022年6月12日,一名上外女生称,其在图书馆自习时被一位男同学“下药”。当晚,上海外国语大学发布通报,证实了学生尹某某当天中午向咖啡杯投放异物后被警方带走。一天后,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通报称,尹某某承认在女生咖啡杯中投放了半片牛磺酸泡腾片,该泡腾片系从网上购买。新华社报道称,上外给予尹某某开除学籍处分,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随着事件发酵,网友普遍将尹某某的行为动机与性犯罪相挂钩。对此,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陈丽天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判断嫌疑人尹某某的行为意图需要根据其供述与公安机关后续的取证调查。

事实上,尹某某在此案中所使用的牛磺酸泡腾片并不具备催情与麻醉作用。牛磺酸本身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具有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北京高新医院精神科医生、北京博睿检测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徐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牛磺酸在日常饮料中很常见,只能起到提神作用,而传统的“迷药”往往都是镇静催眠等药物,二者南辕北辙。

尽管如此,事发后,各家电商平台紧急下架了牛磺酸泡腾片。

真正的罪恶潜藏在网络热搜之外。南方周末记者检索法律文书数据库威科先行,统计了2010年以来108起使用了“迷药”的强奸案件的文书,发现大多数“迷奸”案件发生于住宅、酒店等私密场合以及酒吧、KTV等公开场合,嫌疑犯所使用的药物购买渠道各异,少数来自精神病医院,大多数购自网络。

以电商平台为例,虽多次整治,但仍有商家隐秘售卖“迷药”。6月15日上午,南方周末记者通过某二手电商平台联系上一位卖家。添加微信后,对方表示暂时没时间接受问询,“我在忙着发货,还有几十单,可能回的慢一点。”

1

“下药”

引爆网络的上外“下药”案,情节并不复杂。

据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通报,6月12日中午12时许,尹某某在学校图书馆内趁该女生离开座位之际,向其咖啡杯中投放异物。该女生喝了一口后,察觉咖啡异样,将剩余咖啡倒掉,并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告。经医院检查,未发现该女生身体异常,尹某某向警方承认投放的是牛磺酸泡腾片。

一位上外学生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来自当事女生的聊天记录显示,该女生向朋友表示,自己发现咖啡有异味后,含在嘴里一会儿又吐回了杯子。在此过程中,尹某某坐在她斜后方观察她是否喝了,“我拿去卫生间倒掉他还跟在我后面。”当事女生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请求。

警方6月13日通报称,目前已将相关物证送市局专业技术部门检验,相关调查工作在进一步开展中。

陈丽天表示,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而对于未遂犯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在本案中,尹某某已经往杯中投放泡腾片,如果最后被定罪,“比起既遂来说量刑会更轻”。

但是,尹某某会否被定罪、以何种罪名定罪,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尹某某的供述,以及警方后期的调查取证。“目前来看,这个牛磺酸泡腾片的商品介绍页面、广告宣传内容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取证途径。”

2

打擦边球的“牛磺酸”

网传商品图片显示,尹某某投放的异物是一款名为“春欲”的牛磺酸泡腾片。那么,这款产品的介绍页面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南方周末记者在国内某电商平台留档的一张“春欲”产品说明页面显示,一份6片装的“春欲”牛磺酸的拼团售价64.4元,有75人购买后做出评价。其中一张产品的图片上打出“针对女性设计、撕掉冷淡标签”的宣传文字。同平台另一商家的页面上,醒目地写着,“一粒搞定,心爱的那个她,瞬间主动。”同时以一行较小的字写道,“不得犯罪使用”。两家商品介绍中同时强调能够“30秒速溶于水”。

尹某某出事后,他的同学陈薇(化名)试图搞清事件原委。陈薇在国内一大型电商平台上找到两家售卖“春欲”的店铺,开门见山询问客服,”这个是干吗用的?”一位客服讳莫如深地发来一段图片版文字:“产品会按照女生不同的体质而产生相对应的效果,想要主动呢,有突然来情的感觉”。

另一家店铺的客服的回应更为谨慎,“亲,产品见包装有详细。请自行参考,谢谢。”陈薇进一步询问,“可以催情的吗?”聊天窗口上立刻弹出警告:平台严禁交易催情迷药类非法商品……如发现违规,平台将严格按照规则对您处置,同时将一并报送公安机关!

看到警告弹窗,客服立刻变脸,留下一个“没”字,便不再回应。

6月12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检索“牛磺酸泡腾片”,搜索结果中部分商品的名称、图片含有“速效”“女性专用”等描述。商家多称其产品有助于提升性欲或催情,售卖店铺也大多显示为“成人用品店”。如一款“盘塔牛磺酸”的商品评价中,有买家评价称“生气就给你来一袋,让你不理我”。

目前,上述商品均已下架。如今再检索“牛磺酸泡腾片”,得到的结果多以健身食品、功能饮料为主。

牛磺酸广泛运用于功能饮料中,并不神秘。一家知名功能饮料厂商给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资料中称,补充牛磺酸能阻抑运动中自由基的增加,提高运动能力。牛磺酸还是一种良好的内源Ca2+稳态调节剂,且能够维持大强度运动中的细胞渗透压平衡。

“牛磺酸这种维生素氨基酸对人体是有益的,‍‍所以我不认可把牛磺酸和春药画等号这件事情。”上述功能饮料厂商的一位公关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徐杰则认为,电商平台上的“这些产品只是蹭牛磺酸的热度。如果真的有迷药效果,肯定是添加了其他的成分”。

3

地下“迷药”市场

一方面,电商平台充盈着打着“牛磺酸”旗号的擦边球宣传,另一方面,真实的“迷药”在网络世界中暗流涌动,屡禁不止。

徐杰表示,所谓“迷药”,指的是“中枢神经抑制药”这一大类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全身麻醉药(如乙醚)、镇痛药(比如吗啡)以及抗癫痫、抗精神病类的药物以及酒精。

上述药品的作用机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够令服用者失去意识,并出现暂时性遗忘。这些药品大多名列《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受到管制,只有特定的医疗机构可以开出,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海外某社交媒体上,南方周末记者添加了一位商家。对方发来一系列产品介绍图片,“迷,催情,听话水,三件套,是需要什么类型的,价格480~1080。”这名商家还发来与其他客户讨论“使用体验”的聊天截图。

为了给自己的产品贴金,该商家甚至为“迷药”贴上海外背景。一款标榜为“日本进口”的“迷药”号称能“喷三下”就将女方迷倒6小时,外包装上还煞有介事地印着“侏式会社制品”字样。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发现,该公司是一家日本北海道的啤酒企业,与制药毫无关系。而“株”字也错打成了“侏”。

根据商家推荐的“迷药”(其实是某镇静催眠药)产品说明,每次取3~5粒放于任何液体中,3分钟之内即可溶解。服用10分钟后起效果,服用者会昏睡3至6小时,“醒来后所作任何事情24小时内无记忆!”

在国内某二手电商平台上,有商家挂出的商品描述中称,“专业治疗失眠,快速入睡,有需要私我吧,懂的都懂。”添加卖家的微信后,对方同样给南方周末记者发来一个产品清单:其中既有受管制精神药品,也包括尼尔雌醇这样的激素处方药。

对于货源,上述海外社交媒体卖家称产品的生产、发货地都在南方某省。上述国内某二手电商平台卖家则称是从“精神科医院渠道拿的货”。

在南方周末记者表达被查处的担心后,上述海外社交媒体卖家表示,产品发快递时会以服饰名义寄出,将药丸包裹在衣服中。买家可以不留下手机号,仅凭快递单号追踪包裹。上述二手电商平台卖家则称,自己会以零食的名义和其他物品一同寄出,“有猫粮,有糖,没事很安全”。为了进一步安抚南方周末记者,他还主动表示,自己的快递账号和收款的支付宝账号都是买来的,账号也会频繁更换,避免被盯上。

6月15日下午16时许,就在南方周末记者与该二手电商平台卖家交流时,对方发来一张截图——2小时前,他的账号由于“闲气值”(类似安全分)扣至0,被处以删除所有商品,且永久限制发布商品、互动信息及购买权限的处罚。

4

108起迷奸案:

私宅、酒店最高危,网购药品成主流

在法律文书数据库威科先行上,南方周末记者搜索包含判决结果为强奸罪,且文中有“药”字的判决书,筛选后共得到2010年以来的108起使用了“迷药”的强奸案件的文书。

案件的作案人全部是男性。从选择使用的药品来看,某二类精神管控药物出场率最高,有31起案件使用。公开资料显示,该类精神管控药物,却出现在名为“弥漫之夜”“猎艳”“东京热”的迷药产品中。

徐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同其他同族药物相比,上述二类精神管控药物的特点是药效持续时间比较长,其半衰期可达20-40小时。与此同时,它还是治疗癫痫与焦虑症的处方药物,因此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骗诊的方式得到。

从购买渠道来看,线上渠道占绝大多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渠道为微信,有24起案件的药物从此获得。只有11起案件的药物是通过成人用品店、药店、医院。从相关判例来看,售卖违禁药品的贩子可能触及的罪名包括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如果所售产品中包含刑法规定的毒品成分,则可能构成生产、销售、贩卖毒品罪。

如果将投药的地点视作作案地点,大部分发生在餐饮或娱乐场所,出现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住宅、酒店、KTV、车内、酒吧,分别为31起、24起、14起、12起、11起,只有1起发生在室外草坪。所有迷奸案的判例中没有发生在图书馆的先例。

根据判决书中披露的受害人服用药物后的身体反应,可以发现,迷药产生的最典型影响为意识模糊、昏睡与失去意识,共有69名被害人出现此类感受。有28人出现头晕,11人腿软无力,9人出现恶心呕吐,另有6人记忆缺失。仅2人表示没有效果,1人发现异样后没有喝下。

徐杰表示,事实上,目前没有迷药能够对女性产生催情效果,除非在里面增添了冰毒、可卡因等毒品,从而产生助性作用。但那样会增加药品成本,因此比较少见。

“迷药”影响远不止于被害人遭受的性暴力。从判决书内容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迷药”被用于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同时,药物副作用也会带来严重后果。在2019年发生在广东中山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胡坚和给被害人高某喝下添加了劳拉安定成分的饮料致其昏迷,随后使用其手机从支付宝转出7529元,并实施强奸。第二天,被害人因昏迷住院治疗,经诊断,其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外阴裂伤。

值得指出的是,公安机关一直在加大对迷奸犯罪的打击力度。2019年2月至6月,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捣毁一特大制售迷情药团伙和产业链,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18名。据统计,该团伙客户群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每天的订单量达上百单。此案成为2019年11月公安部发布会上全国五个“净网2019”专项行动工作典型案例之一。

陈丽天表示,为了从源头切断迷药产业链条,除呼吁电商平台加大监管外,还应考虑引入共同犯概念的方式,加大对售卖“迷药”商贩的惩处。

“你是买迷药用于性侵的,我明知道你来买,我还卖给你。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对这种商贩通过共同犯罪的形式去追究责任?”陈丽天说。

来源:南方周末